【香港輕新聞】港鐵根據「可加可減」機制,參考去年12月通脹率及第四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宣布今年票價可加價2.7%。雖然加幅低於全港家庭月收入中位數增幅的3.3%,但跑贏2.5%的通脹率,加之港鐵每年獲得巨額盈利,今次加價再惹爭議。今日本港多間報章發表社論,關注港鐵連續7年加價,均指港鐵作為大型公共服務機構,應更注重社會責任。
港鐵今次加價幅度較去年的4.3%為低,但仍惹市民不滿,今日傳媒分析市民怨氣來源。《經濟日報》、《文匯報》社論指,港鐵並非單純的商業機構,每年享受行業壟斷利潤及港府政策傾斜,「國企」色彩濃厚,市民自然有對其減價以回饋社會的心理期待。
《經濟》指港鐵已陷入兼顧股東利益及公眾期待的角色尷尬,《文匯》則指責港鐵不應一方面享受納受人資助,一方面強調「照顧股東利益」的商業原則,拒絕拿出資源回饋乘客。
《星島日報》及《東方日報》社論則補充指,港鐵年年淨掙100多億元,作為公共運輸系統,盈利能力全球絕無僅有,而賺大錢仍要加車費,市民自然不服氣。
兩間媒體續指,「可加可減」機制建立於7年前,時至今日已不適宜。《星島》指當時全港物價、市民收入年年跌,陷入通縮,港府因此提出「可加可減」機制維持車費,但現時香港已重返通脹,繼續按照此方程式計算車費不合時宜。
《東方》社論憂慮港鐵加價恐引起行業跟隨的連鎖反應,而交通支出佔市民收入逾5%,屬全球較高水平,繼續加價令市民難以負擔。《文匯報》亦指機制存在沒有對經濟環境及市民負擔能力的考量、沒有納入港鐵盈利指數的扣減,及無需經過行政會議通過就可直接執行調價的三大漏洞。漏洞令「可加可減」成了「只加不減」,本為確保公眾利益的票價釐定機制,淪為港鐵利潤保障的機制。
《東方》又指,現時社會氣氛緊張,港府作為港鐵最大股東,漲價後僅可獲得低於三億元的收入,對於港府龐大的財政儲備只是九牛一毛,不應為了「蠅頭小利而令民怨火上加油」。《文匯》亦呼籲港府應督促檢討票價釐定機制,解決港鐵偏離乘客利益及社會責任的問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