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觀點擂台】林鄭以「政通」造就「人和」?

0228 觀點


【香港輕新聞】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今早遞交579個提名,正式報名參選。她昨日終於公佈完整政綱,當中改革中央政策組、引入青年自薦計劃、倡股息補貼港鐵票價等政策,引發熱議。有傳媒評論,曾俊華政綱傾向於「人和」先行,修補撕裂便可做到「政通」;林鄭則以「政通」先行,優化管治、減少矛盾,以造就「人和」。


《香港01》的「01觀點」批評林鄭政綱中的股息補貼票價,是「打倒昨日的娥」,因為此建議是港鐵主席馬時亨去年提出的,卻遭政務司領導的運房局反對。《01》又指,更關鍵的是,以港府所獲股息補貼港鐵票價,所謂的減價只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實都是取之於民;而且此舉恐令港鐵服務水平下降,更加逼爆。因此認為,港府直接回購港鐵,才是更直接、更「有為」的做法。


《明報》社論則關注林鄭的青年政策,認為近年港府的青年事務委員會中的成員,多是富二代、富三代,林鄭對此主張改組「青年事務委員會」,並引入「自薦」制度。今次特首選舉中,曾、林二人都對青年政策有所著墨,以回應青年訴求,消減社會矛盾和撕裂;惟他們需要進一步闡明,如何確保青年人的參與,能夠真正影響政策制訂,而非搔不着癢處的公關手段。


該報的「聞風筆動」專欄亦對比林、曾的政綱,指林鄭對政改和23條立法都是輕輕帶過,而焦點在於經濟民生上;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對此分析,指林太認為自己有機會出任特首,因此政綱不能太進取,否則日後若無法兌現會影響施政威信,而且政治政策若太進取,有可能會影響中央對她的信任。


「聞風筆動」續指,綜合政圈耳語,曾俊華的競選策略旨在打造團結融和的形象,即使無具體執行細節,「人和」之路也較順利;而林鄭要賣「親和」實無可能,著眼於吸納各方意見,以嘗試團結港人。總結指,曾俊華傾向於「人和」先行,修補撕裂以做到「政通」;林鄭則以「政通」先行,優化管治、減少矛盾,以造就「人和」,惟「誰的手法奏效,現仍說不準。」


《文匯報》社論認為,曾俊華「hea做」財政司司長近十年,政綱卻忽然進取,看似包羅萬象,卻難以自圓其說;而林鄭在民生、經濟發展、管治和青年等方面提出的建議廣獲好評,則富有擔當、務實進取,相較之下「誰更熟悉香港,誰更有心有力提升管治,一目了然。」


《星島日報》社論則指,民選制度下,選民易受政客的動態言詞影響,而難以評估其管治能力,而台灣政局就備受此影響,政客長於政治鬥爭,政策長期拖拖拉拉,香港應該好好借鑒;最後寄語市民「究竟那位特首參選人最擁有上述條件,相信大多數市民都心裏有數。」



http://litenews.hk/?p=28315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