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人多地少、樓價高企是港人最有共識的社會問題之一,然而香港從百年前的僅有數千人小漁村,成為如今七百萬共生存的國際大都會,歷屆政府如何進行城市規劃?又怎樣為不斷增加的人口解決住房問題?香港輕新聞借回歸20載之際,圖文盤點香港開埠以來土地規劃和房屋政策的變遷。
延伸閱讀:《數據睇回歸:樓價不講之謎》
二十世紀初:
如今港人口中已沒有新九龍,但在20世紀初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包括今日的九龍城、啟德等地均屬新界,是英國政府透過《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向清廷租借的。三十年代大批因侵華戰爭的難民來港湧入市區,港英政府進行市區開拓計劃——新九龍,將界限街以北、獅子山以南的土地列為市區用地。
論及當時的房策,因港英政府英國殖民政府奉行自由貿易的資本主義理念,因此沒有政策為大量難民解決住房。難民自行在市區邊緣和山邊建造寮屋,環境擁擠、衛生惡劣,直至1952年聖誕節石硤尾發生大火,令50,000多名災民無家可歸,港英政府才開始處理住房問題。外界通常認為這場大火是香港房屋政策的風水嶺,早就公共房屋的誕生。
二十世紀中期:
隨著愈多的難民和勞工湧港,港英政府開始著手策劃新市鎮,與許多港人認知不同的是,第一個新市鎮並非荃灣,而是觀塘。當時還沒有衛星城市的概念,政府只想選擇一個臨近市區的地方舒緩人口壓力,但早期規劃不善,觀塘的工業用地臨近住宅,政府亦因低估貨櫃碼頭附近的車流量,造成區內交通堵塞。
同時,時任總督麥理浩推出一系列住房、建屋計劃,首次正式提出公屋概念,將早期的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劃一歸為公屋,隨後亦推出居屋,滿足不同收入階層人士的住房需求。不過因為當時政府沒有估計到湧入香港的難民數量,十年建屋計劃並未如期達成,延期定位長遠房屋政策。
二十世紀後期:
彼時的香港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國際大都會,也正經歷中英談判的歷史時刻。六四事件對港人帶來的震盪極大,觸發移民潮,衛奕信為穩定人心提出三個措施——居英權、《香港人權法》和「新機場計劃」。「新機場計劃」計劃在大嶼山赤鱲角興建的新香港國際機場,並發展東涌,像玫瑰園般美好,故此又稱為「玫瑰園計劃」。
回歸後:
1997年「馬照跑,舞照跳」的香港樓價近乎癲狂,前特首董建華甫上任便提出八萬五建屋計劃,但隨後遭遇金融風暴和科網股爆破,樓價應聲下跌,中產淪為負資產。雖然2002年,政府以「孫九招」托市,但負資產情況在2003年最嚴重,及後樓價拾步回升,升至今日之高位。外界把今日香港樓價之高歸咎於「孫九招」落藥太重,加上港府也沒有及時復建居屋,導致民怨載道。而即將卸任的特首梁振英使盡「洪荒之力」覓地,甚至不惜考慮新界郊野,也未能達致他的競選目標。(點擊查看《梁振英政綱盤點回顧:土地、規劃及交通》、《梁振英政綱回顧:房屋等》)
https://www.litenews.hk/?p=3262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