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2日,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引述美國國家地質中心(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的研究結果,宣稱委內瑞拉奧里諾克(Orinoco)地帶蘊藏的石油總量超過了沙烏地阿拉伯2640億桶原油的規模,該地區的石油蘊藏量應該是原本預測2350億桶的二倍,達到驚人的 5130億桶,這也是全球最高單一國家的石油蘊藏量。(資料來源:https://green.blogs.nytimes.com/…/oil-estimates-in-venezue…/)
不過,與中東產油國相比,開發奧裡諾克地區的原油(油砂形式)的開採成本與技術較高。由於委內瑞拉本身不具備這類重油砂的開採技術,因此為了開發國內的石油資源,委內瑞拉政府必須邀請外國公司前來進行合作。由於先前美國石油公司曾在當地進行過石油勘探工作,因此美國政府積極爭取由美國石油公司與委內瑞拉政府合作,開採該區的油田。
2010年是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執政的第十年。這位少數拉丁美洲國家領袖,而能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縱橫馳騁」靠的就是國內的石油資源。委內瑞拉是世界第五大石油輸出國,也拉丁美洲石油蘊藏量最多的國家,石油一直是委內瑞拉的出口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在過去,美國一直是委內瑞拉石油的最大買主,而輸出到美國的石油佔了委內瑞拉石油出口總量的60%以上,美國還是委內瑞拉石油業的主要投資者和技術來源。
委內瑞拉長期是美國的第四大原油供應國,其對美石油出口約佔美國全部進口原油總量的十分之一。從委內瑞拉港口開出的油輪只需7天就可以抵達美國東岸的各大煉油廠,但是中東地區的原油運到美國至少需要5周的時間。
委內瑞拉石油對美國的能源安全以及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查維斯想要改變出口過度集中在美國的狀態。
查維斯主張加強對本國石油業的控制(因為大部分都被外國石油公司掌握),導致一些美國石油企業被迫退出委內瑞拉市場﹔他倡導的高油價政策將使美國必須為進口委內瑞拉石油而支付更多的費用,這會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而一旦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多元化政策落實,這會使得委內瑞拉減少對美國的石油出口。
因此,這一篇紐約時報關於委內瑞拉石油儲量翻倍的報導刊登出來後,查維斯未來的石油政策就將成為美國的“心病”。
在小布希總統執政的8年間,美國和委內瑞拉的關系極其冷淡。歐巴馬總統執政初期,一度讓人們看到兩國關系改善的跡象。然而只要委內瑞拉堅持自己的石油政策,則兩國間的矛盾依舊,即使是歐巴馬總統執政時期的“和解進程”,也沒有走多遠,雙方仍然互相攻擊。
被迫退出委內瑞拉石油業的美國企業,向國會議員陳情,這也導致了雙方關係更進一步的惡化。
2011年6月,總統查維斯在古巴進行了外科手術,切除了一個「棒球大小」的惡性腫瘤。同年6月11日,查維斯在隱瞞了自己癌症病情的情況下,仍然登記成為委內瑞拉總統候選人,10月7日第四次當選總統。
癌症病情一直折磨查維茲剩下來的歲月,最終於2013年3月5日當地時間下午4時25分去世,享年58歲。
當查維斯去世的消息傳來時,副總統尼可拉斯·馬杜羅透過電視轉播,向全國公布了查維斯的死訊,在聲明中他說:「查維茲在與病魔搏鬥兩年後去世」,宣稱「我們國家一貫的敵人」是導致查維茲患癌症死亡的幕後黑手,並援引阿拉法特的死亡為佐證。
他說「查維茲所患的癌症很可能是美國發動的「科技攻擊」引起的,政府將成立專門科學委員會調查查維茲的病因」。委內瑞拉政府原本計劃將查維茲遺體將做防腐處理,放入水晶棺永久保存,但最後放棄了這一計劃,將查維斯的遺體葬於加拉加斯軍事博物館內。
二國關係並沒有隨查維斯的去世而改善。
在美國的壓力下,現任總統馬杜羅為了尋求解決國內經濟困境的方法,只能像膽敢在美國眼前還願意伸出援手的國家求援,這二個國家顯然只剩俄羅斯與中國。
若真的要問,是誰把委內瑞拉推向俄羅斯與中國,恐怕答案還是美國。(編按:台灣與香港最近有種奇怪的論調,指委國是倒向中國才導致經濟衰退的,但就時序而言,其實相反,委國是經濟出現嚴重困難的情況下,才倒向中國作為救命草)
許多人留言擔心,委內瑞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敘利亞或阿富汗? 事實上,委內瑞拉早就在經濟發展與國內政治衝突上成為敘利亞,也是阿富汗。
文章原刊載於邱老師FACEBOOK,輕新聞獲授權轉載
https://www.litenews.hk/?p=6586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