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編輯評論】傘兵會出現「七一效應」嗎?

青年新政周世傑表示公開指責泛民政黨違背了意願和理念,要求「換血」(TVB截圖)
【香港輕新聞】今天是區議會選舉投票日,去年的雨傘運動刺激了眾多「傘後組織」參選,它們是否能夠成為新的政治力量,是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

傘兵指的是雨傘運動後出現的區議會候選人,這個詞彙語帶雙關,既形容雨傘運動之後的組織,也形容他們沒有社區工作經驗,「空降」到選區的特點。上一次大規模「空降」,要數12年前的「七一效應」。

在2003年「七一大遊行」後,有青年政團乘勢而起,他們沒有在地區工作過,僅憑「挑戰左派勢力」的概念就成功當選,被稱為「七一效應」。

相比之下,大遊行發生在7月,11月就進行選舉,候選人沒有時間在地區工作。而雨傘運動到現在,候選人有了多一些時間落區,是有利的條件之一。不過,雨傘運動的爭議性比起「七一效應」大的多,也增添不少變數。

傘兵的出現,在於不滿傳統泛民政黨,傘兵組織「青年新政」發言人周世傑6月接受TVB《新聞透視》採訪時,公開指責泛民政黨違背了意願和理念,並要求「換血」;本土派的中出羊子更呼籲選民,寧願把票投給建制派,也不要投給泛民。這點和「七一效應」時,依然由泛民政黨主導有很大的不同。從事地區工作需要大量資金,傘兵一旦落選,在得不到泛民政黨財力支持下,是否能夠長期維持地區工作,將會成為很大的疑問。

同時,一年時間落區,很難在地區建立足夠知名度,在沒有政績的情況下,參與過街頭佔領成為傘兵主要的賣點。然而,越臨近選舉,傘兵就越避開政治議題,一些建制派候選人,甚至以追問傘兵對雨傘運動的立場作為打擊的方式。相比之下,「七一效應」時,青年政團議題相對單一,焦點相對集中,在談政治議題的時候,更加光明磊落,從一而終。

這些傘兵的態度變化,可能和在區內的實踐有關。在雨傘運動時期,傘兵會接觸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對自己的力量充滿信心。但香港是多元社會,相當一部分人不支持雨傘運動,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受到一些居民的質疑,就避開相關的議題,並非明智的選擇,更有可能減低原來支持者的支持度。

最後,「七一效應」已經說明,單憑政治理念空降,也有當選的可能。可是,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在2007年的區議會選舉當中,建制派迅速收復失地,其中的原因,可能和青年政團不擅長地區工作有關。經驗需要傳承,2007年的選情,和泛民政黨的支持度依然有很大關係,在沒有政黨支持,內部也不團結的情況下,傘兵成為獨立於泛民和建制的力量,有相當大的難度。

有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街頭運動則不是。由街頭到議會,本來就要接受大浪淘沙的殘酷考驗,能夠迅速轉型,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才是能夠不斷上位的關鍵。

(堅摩選區候選人包括民建聯陳學鋒、民主黨冼卓嵐和青年新政周世傑;櫻桃選區候選人包括鍾澤暉、民主黨林浩揚和中出羊子。)

http://litenews.hk/?p=6874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