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博評】筆由己:「小學生」的壞習慣


今年中一生剛剛展開初中生活,有的升上原校中學部,有的去到新學校,無論如何,學習生活都與小學生時代不一樣,有中學特別為新生設「適應期」,真的是個不錯的主意。唯當中提及要戒掉的一些「小學壞習慣」,有的壞習慣真不可思議。例如不寫家課冊,但又欠功課,通告只抛給家長自己不顧等等。


其實壞習慣不分小學中學。出現壞習慣就應該改正,無須待中學時才戒掉。六年小學生活中,是戒不掉還是培養了這些壞習慣?究竟是出自學校還是家長的問題?還是兩者對於這些壞習慣都不以為然?


壞習慣不單會由小學帶上中學,更會中學帶到大學,甚至帶到職場。


現在的孩子,能代勞的都有人代勞,孩子只需要專注學業,甚麼也不用管。對於沒有耐性的家長,這種嬌縱情況就更嚴重。人是有惰性的,能不用管最好就不要去理。久而久之不單止生活上的管理學不了,連管理自己的事也沒有機會學習。更加不要說遇到困難時思考一下如何應付。於是,他們要不是逃避,就是諉過於人


正所謂經一事長一智,如果不容許生活中觀察,從事件中思考,怎麼生智?生活只有讀書,可以觀察到甚麼?「不准、不許、不可」,只有指出錯處,不引導孩子思考,想出應對方案,孩子不明白重點,只會小心避錯,不曉主動進步。難道要寫「水蛇春」般長的禁忌嗎?


過去曾流行過這樣一個笑話:一個人無論犯什麼錯,都會有人砌詞「他只是個孩子啊」這可是針對那些被寵得甚麼都不會的年輕人。


 


香港各大學學系中的迎新活動,部分為了好玩,似乎完全沒考慮對人的基本尊重,有時甚至「玩出火」。這是否也代表部分大學生過度自我中心,完全沒考慮所作所為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圖擷自YouTube)

 


不懂交際,做事沒有分寸、沒有規劃,都是某些「孩子」延續到大學甚至職場的壞習慣。最近贊助雞翼到大學學會活動事件可見一斑。


先是不懂「以物易物」找贊助:別人沒有義務贊助你,你必須找個好處給對方來作交換,例如在活動中放廣告。但在這種活動放廣告有多少價值?不論如何,現在店主贊助了,應該感激。


時間更改不夠24小時通知,最後還不去收貨,證明安排不周,應急手法拙劣不堪。


短時間更改交收時間,不與店主商量;交收取消亦不敢直接與店主聯絡,這只等於告訴店主:只有我告訴你做甚麼,不許你來瞭解或商量!更有甚者,學會消訂了的雞翼後,立馬在Whatapps上「封鎖」店主!一錯再錯,就是自我中心。


學生生活一切慣於別人遷就,上班時很多須獨自處理的安排就不習慣,不夠細心了。從來不學曉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公私不分、輕重不分,更加先後不分。直到別人指責時,又覺得別人怎麼輕視自己多年努力得來的大學生身份,並產生以下想法-從小到大都沒有人責罵過我這些,這些該是小事,你們不應該挑剔我,針對我!


 


類似「贊助甩底」的事件幾乎每年都發生,不說新入學的學生了,「舊莊」師兄可連提點也不提點一下,似乎也有問題。(圖擷自Facebook)

 


當公眾得知事件時,身份暴露,學生們才肯道歉。此後還有自稱其他大學學會的學生反駁這是常有的事,「贊助商不應那麼小器」!這個社會除了爸媽,沒有人有義務為你付出,部分大學生居然不懂這顯淺的道理。想像一下他們畢業後到社會工作時會怎麼樣!


作為一個大學學會的行政人員,安排迎新活動在履歷上可是個亮點!如何安排大型活動,分配工作,應變措施,安全措施,一大堆的技術和經驗,就這樣給搞砸變成污點!不過他道歉了,是進步,更是雇主喜歡的態度。完美善後是將缺點扭轉成優點的機會。


互聯網的發展大大改變了交際形式,助長速食文化。最為明顯的就是很多人變得非常自我中心,關係流於膚淺。因為想要的東西好像太多太快太容易得到,只要一不順心隨時可以丟掉,不懂得珍惜。時代已改變,以往很多理所當然的交際禮儀,現代一些年輕人已不曉得了。


現在能在初中「戒掉」這些「小學壞習慣」,實為美事!


 


早幾年有大學生跑去深水埗明哥的街坊飯店「要贊助」,事件引起外界對學生猛烈抨擊。此後明哥仍肯繼續支持學生,但條件是要他們先替飯店做義工,協助向有需要的貧困街坊送飯,如若無故「甩底」,他不但會把學生列入黑名單,更會找校方「溝通」。(圖擷自YouTube)

 


 




參考報道:


1. 老師做「陪月」派錦囊 助中一生戒小學陋習


2. 搲雞翼風波


3. fb瘋傳疑科大生反罵贊助者言論 冰川:與此人無關



https://www.litenews.hk/?p=5880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