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署面對激烈商業競爭卻被綁手綁腳應戰,前景絕不看好。 【香港輕新聞】 過去20年,郵政署有8年蝕錢,有10年不到目標回報,自2001年至今,郵政署已6次遭審計署點名批評,更成為「審計常客」,審計署早前發表報告,再次狠批香港郵政經營不善及管理混亂,包括部分郵局長期虧損、員工申領大量超時工作(OT)「補水」等。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就郵政運作的問題,今日舉行首場聆訊。郵政署多年以來都成為審計署批評的目標,究竟是郵政署「牛皮燈籠,點極唔明」?還是架構上令他們沒有可能達標?又或者是審計署「唔化」,用對政府部門的眼光去看一間半商業的機構,所以樣樣睇「唔順眼」? 公務員架構難與商業競爭 近年信件數目有減少趨勢,但大中華地區網購熱烈,內地及國際快遞公司都大張旗鼓,有內地快遞公司在港開設的分區收件點,數目多過郵政局,面對如此激烈的商業競爭,郵政署可以說是綁著單手同對手搏鬥,一方面郵政署是政府部門,7000名員工中,有5000人是公務員、需要依循相對優厚的公務員聘用薪酬福利條件聘用,其餘2000名非公務員也因要同工同酬,薪金方面難有折讓。另一方面郵政署面對的是靈活經營的商業對手,郵政署的服務及收費要有競爭力才能生存,在港英管治年代,政府已經察覺到郵政署將會遇上的難題,已率先在回歸前,安排郵政署以營運基金方式運作,是希望郵政署能更靈活地營運,服務更貼近社會需要,而郵政署確實亦提供了更多服務,例如代收各大公用事業帳單就是其中一項,曾幾何時,郵政局排滿繳交各項費用的市民,但自從各便利店都可代收帳單後,郵政局這項服務又遇到新挑戰,因為郵政局開朝九晚五,便利店開24小時,不用限時限刻排隊就是優勢,同樣速遞郵件方面,私營公司日日開門、晚上開到7點,準5時關門的郵政局又如何與私人公司競爭? 原先安排讓郵政署靈活營運 究竟郵政署的營運基金是如何安排呢?郵政署營運基金是按照立法會於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九日根據《營運基金條例》(第430章) 通過的決議案而成立的。由一九九五年八月一日起,郵政署即以營運基金的形式運作。營運基金是一個會計單位,其成立目的是以財政自主的方式,提供指明的政府服務,以及有關的附帶服務。政府訂立這項會計安排的用意是: (a) 讓營運基金管理層有財政上的靈活性,可以商業方式提供政府服務及附帶服務;及 (b) 訂明管理層須為營運基
致力於供中立新聞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