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人:我們是誰? 自斯拉夫人到來後,馬其頓就一直處於各族交界,混雜情況相當嚴重,沒有一個民族佔有明顯優勢,結果這區的人除使用同一種南部斯拉夫方言 ( 註 1 ) ,並不具備明顯的國族認同,甚至連自我認同也沒有多少,真是名符其實的“Macedonie” (拌雜菜)。而就後來的人種學研究而言,這區的人在種族源頭上和其他南巴爾幹地區人士 基因相似度很高 。只是馬其頓地區東政教會在劃分上被歸入保加利亞教區,故一般認為受保加利亞影響較大。 1880年代以後,塞、保、希三國都以文化及經濟手段,爭取「族群認同混淆」的人投入自己懷抱,例如在區內開辦大量學校,互相競爭學生,孩子入了這些學校後就可「歸化入族」,結果導致一些十分誇張的案例:一家人為爭取孩子讀書機會,其父母及眾兄弟竟取得不同「族籍」的身份。對這班山民而言, 國族身份似乎不是什麼一回事 。 1893年,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英文簡稱 IMRO )在撒洛尼卡成立,成員主要是保加利亞人及馬其頓內部的保族人士,後期不同種族裔人士陸續加入,目的是聯合馬其頓內所有種族人士,對抗鄂圖曼帝國的統治,長遠來說爭取馬其頓自治/獨立。 不過要留意的是,他們當時的主要理念仍是各族合作對抗強敵而已,獨立的目標未獲大部分成員承認; 事實上,1903年他們發動起義失敗、隨後幾年鄰國直接介入這區衝突,以及組織愈加傾向大保加利亞主義,令其他支持者漸漸脫離,另謀出路(下文有述),間接影響這組織在馬其頓的號召力。 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第一次黨代表大會後眾人合照,時為1919年。(網絡照片) 一戰與二戰之間:馬其頓另類民族主義萌芽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保加利亞大敗,以及馬其頓三分局面的形成,大大影響馬其頓日後的發展;保加利亞政府開始疏遠沒積極協助他們的俄國, 轉而尋求德奧兩國協助,建立地區霸權 ,塞、保對抗形勢愈發加劇;而馬其頓三分後,皮林馬其頓與愛琴海馬其頓開始保加利亞化及希臘化的進程(後由於土耳其內戰,希臘將更多希裔難民移到愛琴海地區居住,令當地馬其頓人變成少數);但更大的改變,在於馬其頓部份知識份子目暏家園被巴爾幹的大小強權無端分割,覺得馬其頓需要統一並具備自行決定前途的權利。這可說是 馬其頓民族主義的開始 。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保加利亞投向同盟國一方,而、臘、羅馬尼亞與黑山投向協約國一方,馬其頓正好位於前線位置,保加利亞曾佔領整個馬其頓地區,但1
致力於供中立新聞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