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8的文章

【軍事博評】William:世上最富有的軍事迷-保羅・艾倫的海底沉艦考察

說到保羅 ・ 艾倫(Paul Gardner Allen),大家大概會想起210億美元「洗極洗唔完」的身家、微軟創辦人之一、很多上市公司的主席、NBA球隊、很多科研及慈善項目、明年試飛的巨無霸空中運載火箭發射載台「同溫層發射台」號等等等等。不過,對於軍史研究而言,他代表著另一件事:找沉船,尤其是過去海軍著名沉艦。 同溫層發射台將於明年首飛。照片來自網絡 就軍史研究界來看,保羅艾倫可能是世上最「有錢」的軍迷,他自己就搞了個 軍事博物館 ,並協助不少航空博物館收集及修復各類型軍機,而在海軍研究方面,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會記得三年前保羅艾倫出動自己的超級郵艇八爪魚號,於菲律賓中部水域找到舊日本帝國海軍大和級二號艦武藏號。事實上保羅.艾倫早於2003年已開始投入海洋研究及考察工作(比較出名的是2012年時協助占士金馬倫探索 馬里亞納海溝 ),但近年才分更多心力於水下沉船/沉艦的考察,而且他的團隊很快就變成世上尋找沉沒軍艦的紀錄創造與保持者,直至今時今日。 艦身及砲塔的主色和射控儀的主色有較明顯不同,右圖是戰沉前半個月朱諾號最後公開照片,圖片出自NAVSOURCE及海燕號的Facebook 沉沒船艦考察,和其他古跡考古一樣,除作為觀賞、紀念外,最重要是為戰史 / 技術史研究提供進一步的具體史料,以補充文憲紀錄的不足。例如水下考察發現鐵達尼號的鋼板含碳量較高,令鋼板彈性下降;俾斯麥號的水下考察,印證英軍在卑斯麥號沉沒前發動的魚雷攻擊並未對水下結構構成嚴重破壞等。單就提供具體史料而言,艾倫的團隊可說貢獻良多,以最新找到的朱諾號為例,這次探究初步解開了該艦其中一個謎團:由於大部分原始資料已隨艦沉沒,該艦的最後塗裝一直 眾說紛紜 ,只知道1942年9月後艦長希望塗上一種類似美國海軍於大西洋常用的粉灰色單色塗料(Mountbatten Pink),但南太平洋的美軍應該沒有提供這種塗料。現時透過殘骸,似乎可肯定主船體是Measure 23 淺灰(Light Grey),裝備則是海灰/霾灰色(Ocean Grey / Haze Grey),嚴格來說是美軍熱帶反潛用 標準塗裝 ;另外,之前對扶桑號的考察,亦證明船身斷裂位置並非傳統歷史研究所指的第三砲塔,而是艦橋前方的第二砲塔;這裏已經不計三年前經由對武藏號的考察,而得知該艦與大和號在細節上的諸多不同。 扶桑殘骸聲納圖與同比例線圖的比較,筆

【來稿】溫仕文:改良版能化解操練文化嗎?現職教師談TSA內在問題

教育局發表名為《二零一八年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的 報告 ,指2017年的基本能力評估(BCA)經過檢討後,統籌委員會認為全港性系統評估(簡稱TSA,BCA的前身)能夠有效獲取學生的學習進度資料,從而改善整體教育,所以宣佈今年5月及6月復考小三TSA。新一輪的小三TSA將會改用隨機抽籤的方式找出一成學生應考,考試不會記下學生姓名和就讀學校,亦容許學校自行決定是否讓校內全體小三學生參與考試。有家長擔心操練試卷的惡夢即將死灰復燃,亦有政黨成員 表明反對 小三TSA的新安排。 改良版 TSA 根據教育局的網站,TSA的評估總結報告及學校報告主要是提供資料,「讓學校及教師具體地了解學生在基本能力方面的強項與弱項,從而優化學與教的計畫」;政府也能夠得到「客觀數據以幫助學校了解學生在第一至第三學習階段完結時在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能力」;普羅大眾也可以「 獲得宏觀的評估數據 」。簡言之,TSA能夠為各方提供參考指標,知道學生的學習程度,政府從而也可以幫助學校作出改善。 為免鼓勵學校和家長再次為應考TSA而操練學生,教育局再三強調TSA是一個「低風險、重回饋」 的評估,總結報告不會顯示各所學校的達標比率和學生成績,而學校也不可以公開學校報告裡的數據,所以也不會再有所謂的排名和比較。 相比之下,初期的TSA引入問責機制,又公開每一所學校與全港平均的 達標率 ,使學校一窩蜂要求老師為學生操練試卷,務求一定百分比的學生達標。結果我們有目共睹:公眾﹙尤其是家長﹚開始根據TSA表現來比較各所學校,使學校的注意力轉移在成績,於是老師要犧牲平時的課堂時間,與學生操練TSA試卷,令老師和學生都承受不必要的壓力。同時間,政府即使分發更多資源給予未能達標的學校,這些學校的老師也不會有足夠的時間改善教學,因為所有師生都忙著操練。又事實上,TSA其中一項目標乃「讓學校及教師具體地了解學生在基本能力方面的強項與弱項」,但教育局好像沒想過,只要老師盡責,是能夠透過學生平時的課堂及功課表現、考試和測驗分數等等,了解各位學生的進度。換言之,對老師而言,TSA是一項不必要的考試。 筆者認為新TSA的安排的而且確少了誘因促使學校為了成績而逼迫學生操練TSA試卷,但似乎很少人會問,當初為什麼學校和老師(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會選擇操練試卷這種成效不大的方法,而非針對教學上的弱點提出合適的改善方案呢? 根深蒂固的操練文化 筆

「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百度CEO言論惹評擊

【香港輕新聞】就在 Facebook 因 用戶私隱外洩 面臨危機的同時 ,內地搜尋引擎百 度 CEO李彥宏 近日出席活動 卻稱 「 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 」 , 結果引發一場風波。對此,內地央視評論文章指,中國人「不是願意,是不得不」。而《新京報》評論則指責其言論不當,「誰能代表中國人?」 互聯網圖片 中國大陸搜索網站百度的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3月26日出席「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表示中國人對隱私不敏感,並且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 李彥宏指,百度很重視隱私及數據的保護問題,而在過去幾年當中,中國也越來越認識到這個問題,並一直在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更加開放或者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李彥宏表示,如果人們用隱私來交換便捷性或者效率,「很多情況下他們是願意這麼做的」。 李彥宏強調,在資料的使用方面,百度當然遵循一系列原則,「如果我們認為用這個數據會讓所有者受益,而且他也願意讓你去使用他的數據,我們會使用的,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的做法」。 內媒:「不夠敏感」不代表用戶「願意」 內媒《新京報》3月27日刊登 評論 指,很多中國人對身分信息被搜集不夠敏感,但這樣的「不夠敏感」不代表用戶「願意」,事實上,用戶反而常常連選擇權都沒有,比如「不輸入手機號平台便無法使用」、「被強迫同意註冊協議後便要求接受廣告推送」等。 評論指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為獲得便利,是需要讓出一部分隱私,「但是技術大佬們不能視之為當然」。評論強調,如果公司不是首先站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而是擺出一副「和用戶交易隱私」的姿態,這恐怕是公眾所不能接受的。 而 央視評論 認為,在互聯網時代用戶很難擁有隱私便利兩全的選擇,用隱私換便利也是無奈之舉,「但那並非他們『願意』,而是『不得不』」。評論指出,用戶完全靠自己摀住隱私,「非不為也,不能也」。 評論指出,當互聯網重新界定生活方式,在各種協議上,用戶除按下「同意」,其實別無選擇。而用戶選擇在使用權面前低頭,除「離不開」,亦是基於一種最後的信念:大公司至少比小公司靠譜。 百度:不可能贊同侵犯別人隱私的行為 據 《南方都市報》報導 ,百度相關人士表示,中國用戶願用隱私換效率,並不是說李彥宏認為隱私不重要。 百度指出,從任何角度,百度不可能贊同侵犯別人隱私的行為。李彥宏是想表達,在遵循一系列的數據保護原則,如何更合理更有效率使

印度洗腦歌「玩泥巴」歌手 因涉嫌偷渡移民被判監兩年

『Tunak Tunak Tun』MV截圖。(圖片來源網絡 ) 【香港輕新聞】有一首印度歌曲,因為其獨特且「洗腦」般的旋律與視覺效果相當粗糙的MV近年在內地大火,網友甚至為這首名為「Tunak Tunak Tun」的歌創作了數個「空耳」版本,又為其賦予《東北之冬》的音譯,演唱者達雷爾·馬哈迪(Daler Mehndi)也一度在國內家喻戶曉。不過最近有消息稱,Mehndi因為涉嫌偷渡移民,被印度法院判處兩年監禁…… 「Tunak Tunak Tun」在印度旁遮普語中,指的是一種叫「Tunak」的傳統敲擊樂器發出的聲音,在歌曲本身的旋律裡也隨處可聽到印度傳統的手鼓等音樂的聲音,整首歌帶有十分濃烈的印度風情。不過,這首歌其中一段多次重複的歌詞流傳到內地後,經好事網友「空耳」惡搞,具有了另外的意思:「多冷啊,我在東北玩泥巴,雖然東北不大,我在大連沒有家啊!」 同樣被惡搞的還有該歌曲的MV:MV中,伴隨著Mehndi的吟唱,有四顆貌似彗星的天體墜落在地球,落地之後變成四名身穿各色印度傳統服飾的人,而這四個人都為Mehndi所扮演,這四個人隨後開始載歌載舞。因為該MV奇特的編曲風格,MV中的「四人」還被賦予了「印度F4」的暱稱,更一度成為內地及台灣流行語錄。 就在Mehndi逐漸成為內地網民間喜聞樂見的明星後不久,有消息指他曾涉嫌多次偷渡非法移民至美國。 英國廣播公司BBC本月16日 的消息指,印度法院指控Mehndi在1998至1999年間,與其兄弟合夥利用赴美演出的名義,多次將非法移民偽裝成舞蹈團成員,先後將10名非法移民帶到美國,據此判決他兩年監禁。 印度警方調查顯示,有35人控告Mehndi在2003年收取傭金,但未有幫他們成功偷渡到國外。對此,Mehndi發推特解釋該案件系其兄長所為,而其兄已於去年去世。檢方認為其兄弟實在Mehndi的名聲與庇護之下犯下罪行,目前Mehndi本人已保釋出獄,但他表示仍會繼續向高等法院上訴以維護權益。有網友見此消息後調侃:「在東北玩泥巴終於完厭了,這下該到監獄裡玩泥巴了?」 惡搞空耳版「Tunak Tunak Tun」: https://www.litenews.hk/?p=48534

航母遼寧號編隊南海舉行實戰化演練

航母遼寧號與至少40艘艇編隊在南海域進行實戰演練,引起外國傳媒關注。(網上圖片)     【香港輕新聞】 有外國通訊社發放星期一拍攝到的衛星照片,見到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與至少40艘艦艇,在海南島南面海域,以行列編隊航行,並有戰機在上空飛行。據《中國海軍網》3月23日從海南海口發出的報道,海軍近期將在南海海域舉行實戰化演練。 國防部指演練不針對特定國家及目標 在北京,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回應遼寧艦,是否參與今次演練時指,今次實戰化演練是海軍年度例行性計劃安排,目的是為檢驗部隊的訓練水平,及全面提升打贏能力,不針對特定國家及目標,至於遼寧艦的動向,海軍會實時發布消息。 美軍驅逐艦上周五駛入美濟礁12海浬 任國強又回應美軍上周五派驅逐艦,駛入南沙群島美濟礁12海浬範圍,指中國軍隊高度重視中美兩軍關係,同時堅定捍衛國家的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歷史及現實証明,發展兩軍關係除了要看到各自的當前利益,更要看到共同的長遠利益,既要有從一時一事做起的細致,亦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懷,「望遠能知風浪小,凌空始覺海波平」,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努力將兩軍關係打造成為兩國關係的重要穩定因素。 菲國防部長指中方不會派遣軍艦到爭議海域 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扎納說,菲律賓海空軍密切監視中方的軍事演習,不感到擔憂,亦不認為應該警惕,相信中方不會派遣軍艦,特別是航空母艦,到爭議海域行動。他又說,日本政府承諾贈送給菲律賓的5架TC-90巡邏機,日前已全數移交,大幅提升菲律賓海上偵察能力,應用範圍包括南海區域。 https://www.litenews.hk/?p=48530

【博評】陳景祥:財散人安樂

政府終於「從善如流」。財政司長陳茂波上周五宣布,把預算案中「關愛共享」的措施覆蓋得更廣,向符合4項條件的港人發放每人4000元津貼(如退稅少於4000元則可獲差額)。今年預算案公布時財爺的「派糖」措施廣受批評,認為分配不公,財爺答應會考慮一些「補漏拾遺」的方法,結果增發每人4000元津貼的方案可令280萬市民受惠。 很明顯這是擴大原來「派糖」的受惠人數,令更多人得益,而人數多達280萬,顯然不是補漏「咁簡單」!如果一項動用公帑的惠民措施竟可「漏掉」280萬人,應算得上是嚴重失誤了吧! 一而再因派錢出事 反映一個老問題 經此一擴,其實已近乎全民派錢,然而行政長官和財爺仍堅決否認、左閃右避。如果不是「心魔」作祟,試問還有什麼解釋?說過了,公共政策貴乎適時應變,政府知道民情洶湧而及時調整,大增「派錢」受惠人數,勇氣可嘉,實在毋須再繼續揶揄或苛責。當前爭議焦點,已轉移到這4000元的領取手續會否過於繁複。 電台的朋友告訴我,增派4000元的消息公布後,上周五晚「烽煙」節目即有大量查詢電話,了解領取4000元的各項細節。政黨的朋友也有相同遭遇,他們的辦事處不停收到查詢,令他們窮於應付。有些問題是不容易答的,例如夫婦共同擁有物業,是否各自都可得到不足4000元的差額?又例如4項條件中「通常居港」人士的定義為何,連財爺自己都沒有答案!還有,如果申報時隱瞞或作假,是否會觸犯刑事罪?不小心報錯資料,會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這些「奇難雜症」式的問題,皆源於把派錢的標準定得太過繁瑣,令政府必須投入大量資源執行計劃細節。財爺表示落實計劃的行政費可能佔派錢總額110億元的幾個百分點。「無三不成幾」,即使行政費是3%,政府也需耗用3.3億元行政費去派110億元,何其浪費! 政府一而再地因為如何「派錢」而出事,反映出一個長期存在始終沒有答案的老問題:長期錄得盈餘,政府應該留下多少作儲備?現在儲備太多,到底應如何處理?為應付未來老齡化的人口結構,政府是否要積穀防饑?要保留多少儲備,才足以應付人口老化? 香港首次面對公共財政危機,是在回歸之後第二個財政年度,即1998/99年度,當年錄得赤字232億元。數目雖然大,但香港家底厚,足以應付短期財赤,尤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令區內多個經濟體都受重創,香港不過是其中之一。緊接着的1999/2000年度,政府財政又錄得盈餘100億元,財赤困境似乎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