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紙媒觀點】張德江「視察」香港 泛民應把握機會?

0513 觀點
【香港輕新聞】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下周訪港,期間邀請10位不同陣營的議員參加酒會。今日本港多間傳媒刊登評論文章關注在中央釋出善意後,泛民應如何回應,有評論促泛民把握機會加強溝通,亦有評論對港府跟隨新華社用詞,將張德江此行形容為「視察」表示不滿。
受邀參加酒會的議員中,有四名泛民議員,目前只有民主黨劉慧卿及衛生服務界李國麟接受邀請,公民黨梁家傑正在考慮,工黨何秀蘭則在拒絕後表示要重新考慮;此前,全體泛民拒絕參加港府為張所設的大型晚宴。
《明報》及《大公報》社論均認為,指作為議員,泛民赴宴是基本禮數,此前他們又經常抱怨中央「偏聽」,要求與有決策權的高層交談,而現在溝通機會來了,卻「說一套,做一套」,以對抗的姿態回應中央釋出的「善意及誠意」,「無禮」兼「無理」。
《明報》與《星島日報》亦認為,泛民的拒絕有被激進勢力牽著鼻子走之嫌,指在9月立會選舉前,泛民或擔心若接受邀請,會被激進勢力攻擊,影響選情。《星島》續指,泛民需看到仍有溫和選民希望他們與中央加強溝通,而激進選民未必會投票給他們,小心兩面不討好。
《明報》的「聞風筆動」專欄則引述公民黨內人士,指該黨認為無論參不參加酒會,對選情影響都不大,又指有泛民認為張願與泛民交談,是變相承認香港民主派的地位和重要性, 「咁點解唔傾?」民主黨接受邀請,就是貫徹黨把握一切機會向中央表達ABC(anyone but CY)及重啟政改訴求的立場。
另一方面,民主黨副主席尹兆堅在《明報》撰文,批評港府對張德江行程的一些細節安排,令人反感,如政府新聞公報緊跟新華社以「視察」形容張德江此行,而非過去常用的「訪港」或「到港」,而「視察」一詞用於「上級人員到下屬機構檢查工作」,在一國兩制體制下,京官不存在來港「檢查工作」的權力,港府此舉是自我矮化。《蘋果日報》「蘋論」就指,2012年時任主席胡錦濤訪港,新華社都未使用「視察」的字眼,而現在中共排名第三的張德江訪港用上此詞,「宣示的不是主權,而是霸權。」
《蘋果》刊登的資深媒體人潘小濤評論文章則指,這個用詞「可圈可點」,加上晚宴的安排,更加凸顯出張德江此行的目的:以官威壓港人,以一國壓兩制。文章指,晚宴的邀請函要求確定出席者身份的表格,幾乎與申請護照的要求一樣,更有宴會期間不得離席等種種「荒謬」要求,是對出席者的「侮辱」。
潘小濤認為,種種安排彰顯張德江以一副不容挑戰的姿態,透過羞辱性安排,令出席晚宴的500名香港精英不能也不敢反抗,「連精英們都跪低了,這個社會還能產生多大的反抗力量?」直指,張德江不是來放「和風」,而是擺「威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