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紙媒觀點】維園燭光黯淡 學生杯葛為政治分權?

0526 觀點
【香港輕新聞】一年一度六四紀念又要來到,而今年維園燭光將分外黯淡,繼早前學聯退出支聯會後,中大等11間專上院校學生會在六四當晚於中大邵逸夫堂舉行聯校晚會,港大表示因財政問題,不參與院校聯合晚會,自行舉辦。今日本港多間傳媒關注學生集體杯葛支聯會背後的政治意義。
《東方日報》的王俞「政治解碼」專欄指,學生另起爐灶自辦晚會,變相在與泛民主流打對台,是年輕人擁抱「三化」的標誌。文章解釋指,「三化」中首先是本土化,學生否定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的口號,更提出以「香港角度」審視六四歷史意義,即是想重新包裝本土自決;二是「激進化」,支聯會的六四晚會抗爭限於維園,而學生們揮刀割席,所象徵的正是不屑談判、勇武行動的年輕人參政模式。
文章續指,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碎片化」,六四晚會是泛民一年一度的「吸票場所」,學生們脫離作為泛民政黨「歃血為盟的續會手續」的維園燭光晚會,後遺症是政治力量的渙散,更代表著學生與泛民主流分庭抗禮,衝擊其領導權威的意圖。王俞認為,學生集體杯葛,最深層原因不是理念分歧,而是政治分權。
新思維主席狄志遠在《東方》的「寧靜致遠」專欄中則指,支聯會集合一百多個團體,聯合大家走在一起,就是為了展示實力,質問支聯會向中央展示實力,而學生另起爐灶是向誰展示實力?狄志遠呼籲,如果大專同學們不認為中共可信,就更應該參與燭光晚會,而不是削弱支聯會,「因為任何弱化支聯會的行為都是中共期待的」。
資深媒體人李慧玲則在《蘋果日報》的「壹錘定音」專欄中,質疑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關於「件事(六四)冇推進,好自然就唔應該再投放好多心力」的論點,認為與雨傘運動中年輕人爭取希望的價值觀相互矛盾。李慧玲指,雨傘一代不是因為有希望採取爭取,而是相信爭取才有希望。若現在學生認為六四「冇推進」就放棄,若干年後對爭取命運自決是否也會「因並無寸進就鳴金收兵?」
不過,李慧玲又指寧願相信這只是年輕人一時衝口而出的藉口,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所以對六四無切膚之痛,感覺疏離,但認為有經歷過的上一代,有責任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因為如果「我們的年輕人失去了對正義的執着和追求,這個社會不會有希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