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紙媒觀點】悼念六四 關乎「中國人」身分認同?

0530 觀點
【香港輕新聞】疑受學生杯葛影響,支聯會今年的平反六四大遊行參與人數較去年銳減一半。今日本港多間傳媒關注年輕人對六四悼念的態度,有評論批評年輕人對悼念者惡語相向,予人「冷血無情」感,亦有評論指悼念六四與否的爭論,焦點在於港人的身分認同。
《明報》刊登的新力量網絡研究員楊庭輝的評論文章指,「應否悼念六四」這個議題涉及香港人對不同身分的歸屬感,以及香港應如何與中國互動的問題。對於不認同中國主權的人,他們杯葛悼念儀式,並非否定六四是血腥鎮壓的事件,而是認為悼念六四應是與普世價值有關,不應與「中國人」身分扯上關係,支聯會的悼念理念恰恰與他們相違。
《蘋果日報》今日「蘋論」就指,民主、公義是普世價值,更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悼念六四是對民主公義的執著,真正的支持者是不會擺出所謂「本土」的考量,以「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態度」對待中共的暴行。
時事評論員黃世澤在發表於《蘋果》的文章中,以港獨支持者的身份,批評有年輕人盲目跟隨有政治私心的所謂權威論調,被「包裝一流、內容爛透」的所謂本土主張迷惑,卻不明白爭取香港獨立的真正內涵。黃認為年輕人可以抗拒支聯會的中華民族主義立場,但停止悼念反人類罪行是沒有討論餘地的。
同樣發表在《蘋果》的自由撰稿人勇先的評論則指,放棄悼念並非忘記初衷,反問即使中共平反六四了,「王丹可以回來跟彭丹一齊做政協」,但中共一轉身又用一些不成理的理由指控尋釁滋事,「會是奇事嗎?」就如30年前中共就已為文革的受害者平反,「但今日新一股文革風潮依樣悄然而至。」《信報》的練乙錚專欄直指,年輕人對六四悼念態度「涼薄冷漠」,實際上是對「中共專制政權的種種兇殘虛偽與無恥的深惡痛絕」的表現。
另一方面,亦有評論關注部分年輕人口出惡言,以「鴇母龜公」形容支聯會。《信報》社論指,對六四沒有切膚之痛的年輕人,如果對支聯會的理念不認同,「缺席就是,漠視也可,實在沒必要出言不遜跟悼念者為敵」;批評相關言論極其缺德,予人冷血無情之感。社論亦以普世價值勸喻年輕人,「與其挑撥世代之爭,不如鼓勵世代共爭」,因為「在爭取民主的路上,多一個朋友永遠好過多一個敵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