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舞劇《弟子規》將於本周六、日登上舞台,為港人帶來一場文化洗禮。《弟子規》一直以傳統兒童啟蒙經典著名,推崇中華文化的學者也推薦給家長,幫助小朋友建立良好的行為準則。而內地清朝文獻研究學家黃曉丹卻引經據典,證實《弟子規》誕生於清朝,更從未成為古代學堂的幼兒教育讀物,其教育手段及宣揚的意義亦不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
黃曉丹在文章《《弟子規》的傳播是場騙局?》中表示,《弟子規》的作者是順治年間秀才李毓秀,《弟子規》最早出版印刷則是在清末咸豐年間,鴉片戰爭之後。這就意味著《弟子規》是在作者死後一百多年才為人留意。
黃曉丹又指,即使當時該書付梓出版了,也並未引起強烈反響。她查閱《四庫大系系列數據庫》9153本書中有關《弟子規》的詞條,只找到兩條文獻,當中一條證實,《弟子規》的確曾被當作教育讀物,但使用環境是祠堂、茶館及書館,而對象則是幹完農活的成年人,並非兒童。
黃曉丹表示,這就解釋了為何《弟子規》中對兒童童真童趣沒有一點欣賞的意味,因為該書根本就不是為兒童撰寫的,而是為教化社會下層的成年人。黃曉丹進一步解釋,《清史稿》中記載,當時的成年農民不識字,亦不懂法令,《弟子規》的推廣就是為教化他們知法守禮。
黃曉丹又表示,即使《弟子規》有教化的用途,也不代表適宜現代兒童閱讀。她給出兩點理由,一是《弟子規》並未展現出傳統文化蒙學的全貌,有機會引導兒童學習窄化;二是《弟子規》不似《論語》等真正的古代教育經典,是以強烈的訓導口吻及死板規定提出種種要求,而不論接收者的具體個人處境,及百年社會差異,而《論語》傳達的並非詳細的行為準則,而是有啟發性的道理,引導人思考如何學以致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