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昨在北京閉幕,有130多個國家及地區代表出席,有傳媒形容頗有漢唐時期「萬國來朝」的盛世氣象。然而亦有評論認為,「一帶一路」的運作方式並沒有擺脫中國傳統的外援模式,但面臨諸多現實因素「恐怕事倍功半甚至難竟全功」,而急著搭上這趟車的梁振英,是為增加他在港發揮「餘熱」的話語權。
《明報》昨日的社論形容今次峰會中國外交的一次豐收,「一帶一路」已由中國抗衡美國的TPP的外交戰略,演變成中國擔起新全球化大旗的標誌。社論特別指出,中國一再強調改善沿線伊斯蘭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助於減少全球特別是西方的難民壓力,但西方世界對「一帶一路」仍有疑慮,迄今只有新西蘭與中方簽署了相關意向書。
社論續指,「一帶一路」是一個新型全球化的構想,應包容開放多邊的合作,而非由中國獨家大包大攬,既然不是中國輸出過剩產能的權宜之計,就應是互聯互通的百年大計,因此中國在充當「新型全球化的舵手」時,應小心駛得萬年船,毋逞一時之快,爭一日之短長。
《信報》的林行止專欄評論,則認為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的演說,無不顯示中國啟動「一帶一路」是為己為人,努力達致互利共贏,但「一帶一路」能否成事仍是個問號,認為該規劃勢必引來美國對中國的圍堵,而且沿途國家行民主民選政制,政府隨時更換,新人上台不難推翻前任決策,令有關項目進展不符預期、經濟效應不彰,更可能帶來政治問題……
林行止認為,沿途國家為配合「一帶一路」而大搞基建的唯一受惠國是中國,因為貸出款項的條件之一是必須購進中國的基建材料,而中國表現上「與人為善的豪邁慷慨」,最大目的無非在擴大增強其國際「話語權」,不過無論規劃最後能否成功,習近平的名字也必定能和西漢成就「絲綢之路」的使者張騫般「流傳久遠」。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輝亦在該報撰文,引述《經濟學人》的觀點,指出「一帶一路」的幾個問題:首先該規劃作為對外戰略,卻缺乏具體、專門的政策統籌、執行部門,各部門傳遞的信息相互衝突,令外界頓生疑竇;二是從商業角度看,「一帶一路」項目的盈利和可持續性大多堪憂,如從江蘇義烏直達倫敦的貨運鐵路(編按:實為浙江義烏),比目前水運線路高出一倍有餘,經濟價值幾何卻成疑;最重要的是,「一帶一路」海外投資的運作方式,依舊沒有擺脫中國傳統外援模式,即側重「上層路線」,發展與當地官員的「關係」,而與東南亞、南亞等地與日漸增的公共社群缺乏溝通。
《蘋果日報》的「蘋論」則認為,一帶一路的致命傷不在於中國能否無限量地印銀紙、燒銀紙,不在於投資能否收到經濟回報,甚至不在於中共領導人能否得到萬國來朝的榮耀,而在於戰略上與美國、俄羅斯的衝突,因「一帶」穿越中亞的伊斯蘭教國家,在戰略上與俄羅斯的地緣戰略的陸權是相衝突的;「一路」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地中海,經過海灣的極端伊斯蘭國家,與美國的海權戰略也嚴重衝突。
論及「一帶一路」與香港的關係,「蘋論」和《明報》刊登的時事評論員潘小濤的文章,均認為梁振英力推各項配合政策,是「挖空心思掏香港公帑去巴結中共領導人」。潘小濤更指,壟斷「一帶一路」和大灣區這兩個習近平「欽定」的中央級政治任務的話語權,是他能否在香港政壇繼續發揮「餘熱」的關鍵,亦因此林鄭月娥至今無法參與到這兩個項目中。
https://litenews.hk/?p=31265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