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日前深水埗發生巴士交通事故,司機工時過長或是意外主因。對此,特首林鄭月娥昨回應傳媒時提到將與勞工團體商討應否以外勞解決勞動力不足。各界對林鄭的表態有不同說法,有人認為外勞不足以解決勞工短缺問題,亦有人認為林鄭藉機提及該敏感問題是為《施政報告》「試溫」。
林鄭在競選政綱中曾將輸入外勞作為應積極商討的議題,《經濟日報》傅流螢政情文章指,林鄭談及車禍事件時「順帶提到」運輸行業、安老院服務與建築業勞動力不足問題,是為提醒大家應正視這一現狀。文章指,昨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已經透露行業空缺率的底線在5%-6%,若超過這一比例,過往某些不容許輸入外勞的行業也必須重新探討。
《明報》社評分析,引發本次巴士車禍的原因是巴士車長薪酬偏低,為此許多車長不惜透支精力加班工作以求補貼。巴士公司雖有盈利但競爭亦相當激烈,但面對加價會令市民反彈的狀況時,巴士公司自然會傾向控制成本壓低車長待遇。文章補充,由於本港巴士行業薪酬與前景一般,難以吸引年輕人投身此行,人手不足導致年邁司機不得不加班,也的確是問題。
文章最後評價,員工待遇、人力缺乏是本次事故乃至運輸行業面臨的複雜難題;引入外勞值得考慮,但不是一勞永逸的做法,不足以解決連串問題,呼籲政府應與工商界聯手商討。
《蘋果日報》引述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委員周小松看法,稱政府若一旦打開廉價外勞缺口,本地工人的利益將很快不保;現在香港政府的口徑予人「成個香港都缺人」的觀感,但面對人口老化,政府首先應做的是釋放勞動力,培訓婦女或少數族裔等群體。他認為,林鄭提到人手短缺的建築等行業人手已較前幾年紓緩,但司機則一定不符合輸入外勞應符合的勞工計劃資格,強調不能破例。
坊間有議論認為,林鄭藉本次事件打開匯入外勞的討論,是在為下月即將公佈的《施政報告》內容「試水溫」。《信報》余錦賢分析,林鄭的政綱中曾提到要在照顧本地勞工的前提下「有規限地輸入外勞」,她昨日的發言與政綱內容一致,令人感覺她有意向開始主動處理此問題。不過,余錦賢亦引述政府中人解畫,稱林鄭過往曾參與人口政策讀到委員會,對此問題有感觸,但並不代表這是為輸入外勞鋪路;勞工問題在商界與勞工界擾攘多時,相信並不會輕易下決定。
https://www.litenews.hk/?p=3781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