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多方觀點】大灣區規劃綱要公布 香港角色定位如何?


【香港輕新聞】國務院昨日(19日)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建設大灣區訂立明確發展目標,大灣區要在四年內初步成形,2035年邁入成熟期,成為國家乃至全球的重要發展引擎。有意見指出,面對區內發展進入瓶頸,大灣區建設可深化區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各自優勢應可更上一層樓,符合本港長遠利益;特區政府亦應擺脫過往做法,不能過於被動。亦有意見認為,《綱要》內容只是「新瓶舊酒」;這顯示香港已「被規劃」,面對區內「融合」,擔心「兩制」會受到衝擊。


香港原有產業結構需改變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大公報》發表文章指出,「原來的產業結構只能為香港帶來低經濟增長、愈趨嚴峻的貧富懸殊情況,和有限的能夠滿足年輕人訴求的社會流動機會,凡此種種都對政治和社會穩定甚為不利」。劉兆佳認為,香港因為「全球化」而興,現在卻成為「去全球化」的受害者;中國以「一帶一路」、大灣區建設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主軸的「新全球化」戰略,會讓香港大受其惠。


劉兆佳亦認為,特區政府歷任特首都表明不會盲目依循「經濟不干預」,而是要「有所作為」或「適度有為」,然而實際上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和處理社會矛盾時,「仍然是小心謹慎,步步為營,而其理財方針實際上仍沒有擺脫過去的窠臼」。特區政府需要改變過去與內地合作的「散漫」態度,認為參與大灣區建設時,「過去那套香港公帑不應或不能用於內地的財政政策已經不合時宜」。


國家典章改革試驗區


《明報》社評指出,「部分港人對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大灣區發展規劃,也許未必習慣,甚至心存疑慮,擔心『被規劃』,然而看待大灣區建設,不應抱有太多意識形態包袱,只要不違一國兩制原則、符合香港長遠利益和發展需要,香港應當積極參與其中」。社評認為,「大灣區城市則是借助香港之力,完善制度,逐步與國際接軌,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從這一角度而言,大灣區將是國家典章制度走向全面現代化的改革試驗區」。


要打破心理框架所囿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認為,面對環球經濟放緩、保護主義抬頭,九市兩特區都面臨不同發展瓶頸,「在遵從一國兩制下,若不能打破心理框框,抗拒經濟合作,九市兩特區都難打破發展瓶頸」,如果區內各城市能互補長短,整體實力都可大幅提升。社評指出,香港的重點主要是金融和創科,是區內乃至全中國最強,合作一旦落實,香港金融服務能全面進入內地,可以「提高區內金融服務水平,惠及民生,更可有效發揮金融的輸血功能,帶動區內實體經濟發展」。


香港法治制度是優勢


《信報》社評指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賦予香港一項任重道遠的特殊使命: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反映香港的法治優勢得到國家領導人充分認同」,預料大灣區的經濟行為將以港式法律為模楷,甚至奉作與國際接軌的準繩。社評認為「區內各地政府在相關事宜向法治優勢最顯著的港式標準看齊,毫無疑問是最明智的做法」;法治優勢意義重大,而大灣區成敗得失必繫於此。


綱要只是新瓶舊酒?


《蘋果日報》林海文章認為,《綱要》「細看之下,不難發現這個美麗的鍍金新瓶之中其實裝了不少舊酒」。林海指「整個規劃其實只是八、九十年代廣東改革開放的延伸加強版,對珠三角發展未必有其所描述的那樣突破創新」;例如香港仍舊是被定位為區內的國際金融、航運中心,為中外企業進出廣東提供渠道,深圳則繼續當其創科重鎮,澳門則仍是主打旅遊,與近十多年的發展一脈相承」。


憂慮一國兩制受衝擊


《成報》社評表示,「香港市民普遍認為,綱要提及的發展要項均與自己無關、所述的發展高大空、很遙遠」;意味着「香港特區已經被規劃」,「被融合與內地發展」,「當『人才』、『錢財』、『物流』等互通下,即是代表『一國兩制』已經名存實亡,『香港人』的身份已沒有了」。憂慮香港的法治制度將被「內地暨食及斷送,甚至直指香港融合內地發展,即給美國一個理由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


要保持香港獨特體制


《星島日報》社評指出,部分人士擔心這會否縮窄香港享有的自主空間,社評認為「內地可以借助本港不同制度形成的金融、專業服務、法律等獨特條件,成為帶動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力量」,不會因而削弱「兩制」。因而在大灣區發展當中,「如何保持香港原來的獨特體制與身分認同,在落實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小心處理」,「務求大灣區建設帶給港人的龐大正面作用,不會因為未能理順矛盾而打折扣」。



https://www.litenews.hk/?p=6688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