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輕盤點】圖文回顧香港土地規劃及房策變遷

 


【香港輕新聞】人多地少、樓價高企是港人最有共識的社會問題之一,然而香港從百年前的僅有數千人小漁村,成為如今七百萬共生存的國際大都會,歷屆政府如何進行城市規劃?又怎樣為不斷增加的人口解決住房問題?香港輕新聞借回歸20載之際,圖文盤點香港開埠以來土地規劃和房屋政策的變遷。


延伸閱讀:《數據睇回歸:樓價不講之謎》


1 2 3


二十世紀初:

如今港人口中已沒有新九龍,但在20世紀初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包括今日的九龍城、啟德等地均屬新界,是英國政府透過《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向清廷租借的。三十年代大批因侵華戰爭的難民來港湧入市區,港英政府進行市區開拓計劃——新九龍,將界限街以北、獅子山以南的土地列為市區用地。


論及當時的房策,因港英政府英國殖民政府奉行自由貿易的資本主義理念,因此沒有政策為大量難民解決住房。難民自行在市區邊緣和山邊建造寮屋,環境擁擠、衛生惡劣,直至1952年聖誕節石硤尾發生大火,令50,000多名災民無家可歸,港英政府才開始處理住房問題。外界通常認為這場大火是香港房屋政策的風水嶺,早就公共房屋的誕生。


二十世紀中期:

隨著愈多的難民和勞工湧港,港英政府開始著手策劃新市鎮,與許多港人認知不同的是,第一個新市鎮並非荃灣,而是觀塘。當時還沒有衛星城市的概念,政府只想選擇一個臨近市區的地方舒緩人口壓力,但早期規劃不善,觀塘的工業用地臨近住宅,政府亦因低估貨櫃碼頭附近的車流量,造成區內交通堵塞。


同時,時任總督麥理浩推出一系列住房、建屋計劃,首次正式提出公屋概念,將早期的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劃一歸為公屋,隨後亦推出居屋,滿足不同收入階層人士的住房需求。不過因為當時政府沒有估計到湧入香港的難民數量,十年建屋計劃並未如期達成,延期定位長遠房屋政策。


二十世紀後期:

彼時的香港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國際大都會,也正經歷中英談判的歷史時刻。六四事件對港人帶來的震盪極大,觸發移民潮,衛奕信為穩定人心提出三個措施——居英權、《香港人權法》和「新機場計劃」。「新機場計劃」計劃在大嶼山赤鱲角興建的新香港國際機場,並發展東涌,像玫瑰園般美好,故此又稱為「玫瑰園計劃」。


回歸後:

1997年「馬照跑,舞照跳」的香港樓價近乎癲狂,前特首董建華甫上任便提出八萬五建屋計劃,但隨後遭遇金融風暴和科網股爆破,樓價應聲下跌,中產淪為負資產。雖然2002年,政府以「孫九招」托市,但負資產情況在2003年最嚴重,及後樓價拾步回升,升至今日之高位。外界把今日香港樓價之高歸咎於「孫九招」落藥太重,加上港府也沒有及時復建居屋,導致民怨載道。而即將卸任的特首梁振英使盡「洪荒之力」覓地,甚至不惜考慮新界郊野,也未能達致他的競選目標。(點擊查看《梁振英政綱盤點回顧:土地、規劃及交通》《梁振英政綱回顧:房屋等》



https://www.litenews.hk/?p=3262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