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院長陳其南:臺北故宮「臺灣化」?臺獨元老:「有沒有搞錯?」

新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表示要將臺北故宮「臺灣化」。

【香港輕新聞】臺灣近日內閣改組,新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前日(16日)在媒體茶會上表示,臺北故宮一直被認作「北京的故宮」,要將臺北故宮「臺灣化」。該言論一出,惹來「臺獨理論之父」林濁水批評,其指故宮引人入勝之處在於臺北故宮的「不本土化」,能呈現出「異域風情」,更直言﹕「有沒有搞錯?」、「真是詭異極了。」。


臺北故宮存在與北京的連結


臺灣近日內閣改組,最近新任院長陳其南表示,參觀臺北故宮的人士,都不是來了解臺灣,而是為了了解中國,認為故宮博物院一直被認為是「臺灣的故宮」,而是「北京的故宮」,其內在連結不在臺灣,不論怎樣經營,都會只成為北京故宮的附屬,並表示要使臺北故宮「土著化、臺灣化」。


自國共內戰之後,國民黨將大部分原藏於北京故宮中的精品運至臺灣,並展藏於臺北故宮當中。臺北故宮於1965年開幕啟用,館藏共計697,554件(冊),包括聞名中外的「翠玉白菜石」、「肉形石」、「毛公鼎」的「鎮館三寶」。陳其南又以英國大英博物館為例,其館藏多不是當地文物,期望故宮能與大英博物館一樣, 成為「古文明的繼承者」,為後代及全世界保留「世界文明的資產」。


臺北故宮新任院長陳其南(圖擷自YouTube)

臺獨元老﹕「有沒有搞錯?」


 


有「臺獨理論之父」之稱的林濁水,就陳其南言論在Facebook發帖批評,直言﹕「故宮臺灣化?有沒有搞錯?」,指出若按陳其南的邏輯,「難道大英博物館要英格蘭化?奇美美術館要臺南化?」。


 


「台獨理論之父」林濁水(圖擷自維基百科)

他指出該三個(臺北故宮、大英、奇美)博物館吸引人的所在正是不「本土化」,而呈現出「異國風情」。如果臺北故宮不將館藏送回大陸,然後直接指館藏就為臺灣、本土化,就等於臺灣就是中國、本土即中原,言論太「兩邊一國」。又表示既然是本土化又為何稱作「故宮」?他表示,臺灣本來就沒有本土皇帝曾蓋過皇宮,覺得「詭異極了」。


 


林濁水Facebook回應陳其南「故宮台灣化」的帖文(圖擷自Facebook)

 


林濁水Facebook回應陳其南「故宮台灣化」的帖文(圖擷自Facebook)

北京不討文物為了統一?


陳其南又表示,北京沒有向臺北故官討回文物,是為了表示臺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北京討回文物,便說明臺灣人民不屬於中國人民一部分,那時候臺灣便可以獨立。


林濁水批評此見解,並認為臺北故宮擁有文物亦可以獨立,林亦以大英博物館為例,指出大英博物館同樣擁有中國國寶,北京亦同樣承認英國為主權獨立的國家,林濁水又批評陳其南,指其宣稱自己是「臺獨」,又要當故宮館長保護阻礙臺灣獨立的文物,行徑奇怪。


中華文化怎不包括臺灣文化?


據《聯合報》報道,曾隨文物遷臺,前故宮博物院院長莊嚴之子莊靈表示,在臺北故宮有劃出收藏台灣現當代藝術的專門區域,不能說故宮與台灣沒有連結,而故宮的典藏都是中華文明的精華,如古代書畫家顏真卿、馬遠等人的作品,「怎麼『臺灣化』?」。有中央研究院院士表示,陳其南「故宮臺灣化」缺乏具體論述與作法,純屬政治宣言,並指出如果視臺灣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故宮文物就跟臺灣有連結。


統獨兩派網友皆批評


「故宮臺灣化」言論惹來爭議,臺灣統獨兩派網友皆有所批評,有部分網友表示﹕「既然不是『中國』了,拿了別人東西就該還人家?」、「是不應該叫『故宮』,這片土地沒出過皇帝」、「太好笑了,那要去中國化嗎?要不要直接拆了故宮」、「說故宮是『異國風情』真是令人噴飯,乾脆說你們祖宗都是老外得了。」。



https://www.litenews.hk/?p=5532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