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紙媒熱話】送猴迎雞 新年有何新氣象?

0127 觀點


【香港輕新聞】今天就是送猴迎雞的年三十。去年的農曆新年,香港在震蕩中渡過,旺角暴力事件的發生令新春蒙上一層陰影。而2017年,香港內有特首選舉,外有「特」大黑天鵝。今日本港傳媒紛紛寄語新年,期待迎來好開局。


《星島日報》與《明報》的社論均提及去年年初一的旺角騷亂,指責暴徒利用「撐小販」,發動暴行。不過《星島》認為,警方今年已作足準備,而大多數市民對暴力行為也不認同;又指,猴年不僅本港旺角暴動、立法會宣誓風波等一系列「反斗」現象,海外亦有英國脫歐、歐洲多國右翼抬頭,及新當選美國總體的特朗普。


不過,《東方日報》「正論」則關注警隊近期頻傳醜聞,O記三名警員涉受賄包庇娛樂場所而被廉記拘捕,令人譁然;強調「問題出在下面,根子則在上頭」,近年警方醜聞「井噴」,淫警、魔警、黑警輩出,說到底是管理混亂,紀綱廢弛。然而香港正值多事之秋,港獨甚囂塵上,社會動盪不安,警隊本來是最受倚重的時候,當局應「揮動大掃把,清除污泥濁水。」


另一方面,《星島》續指,在特朗普帶領下的美國,隨時會給全球帶來政經風暴,而香港亦要面對特首選舉,希望新特首能帶來新局面,亦預祝港人能在新年穩中求進,個人和社會皆身心康泰。


《明報》則對旺角騷亂和「特」式不確定性心有餘悸,指近日維園年宵市場出現的「光復年宵」海報,擔心會有人破壞新春的喜慶祥和;而新上任的特朗普會否趁中國人新春期間,公布對華政策措施,甚至在南海採取具體行動等,以謀取對美國的時效利益,值得密切關注。但香港市民只能對前者有所防範,後者的舉措非本港能控制,希望港人能開開心心過年,不要被這些事壞了興致。


《信報》社論亦關注特首選舉和特朗普的影響力,回顧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達沃斯論壇上的演講,強調保護主義只能將自己關進黑屋子,但特朗普的政策就是令保護主義在「美國優先」的旗幟之下將會成為事實。


《信報》續指,習近平的發言引申至香港,最有勢力競逐特首的兩位前司長,一個被吹捧「欽點」,一個「遭勸退」,呼籲參選者和其啦啦隊不如靠自己的勢力,不要「把自己關入黑屋子」,靠民意而非抹黑取勝。


對於特首選舉,《蘋果日報》今日「蘋論」指,曾俊華雖有民意加持,但其競選策略有「兩大誤區」,一是打普選戰,而非小圈子選舉戰術,而林鄭月娥從一開始就明言會繼承CY路線,獲得西環支持;二在於曾俊華迄今未出政綱,有機會被人攻擊hea做,但相比其他閉門造車的參選人火速推出的政綱,曾俊華更有時間確保政策適切回應市民和其他持份者的訴求。


「蘋論」認為,曾俊華在向選委拉票時不會有即時收穫,但相信若他有機會施政,反而可以有效爭取民意,更期待他如何處理與中共權貴關係,如何在中港衝突中捍衞香港核心價值與利益。


《經濟日報》社論則重點關注特朗普施政,指美國道指首次突破兩萬點心理大關,市場瀰漫樂觀情緒,但「特朗普牛市」到底能持續多久,成為疑問。因為此波牛市是特朗普透過退出TPP等行政手段催谷出來的,令市場期待他能強勢要求企業迴歸,並大搞基建,以增加就業。


《經濟》又指,「特式牛市」仍有陰霾和不確定性,就是中美會否開打貿易戰,聯儲局也緊盯局勢,或在3月加息,因此認為特朗普的經濟手段或在3月面臨挑戰,「投資者乘坐特朗普牛市過山車時,也勿忘扣好安全帶。」


《文匯報》社論則指雖然雞年充滿許多挑戰和不確定性,但以金雞守信準時、勤勞苦幹,與港人獅子山下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特性;又指,國家的「一帶一路」的戰略,和國際形勢的動蕩不安,實際上都為香港帶來機遇,寄語「金雞報曉,聞雞起舞」,在雞年最重要的是「機不可失」。



http://litenews.hk/?p=2695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