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特首林鄭月娥今日繼續就日前訪問中提到的「80萬公屋單位」說法解釋,稱本意並非將此設為公屋數目「封頂」數字。有報刊稱,「80萬」這一數字得來無憑,經不起推敲,政府需要明確解釋;還有媒體分析,一味增加「綠置居」未必能吸納公屋租戶,還可能造成新的問題。
《明報》社評今日再提此事,稱林鄭本意是希望將大部分新建公屋轉作「綠置居」,加速公屋流轉,這願景雖好,卻未必能與現實配合:目前的公屋領域存在的「公屋富戶」令公屋本為照顧基層家庭住屋的需求扭曲。文章認為政府希望靠「綠置居」扭轉局面的想法把握不大,雖然當局屢次解畫簡稱80萬並非公屋的封頂數字,但仍無法擺脫「劃線」的意味;另外,80萬這一數字如何得來、得來依據是否合理,也亟待政府詳細解釋。
社評強調,「綠置居」的本意是政府在政治阻力之下,希望以委婉勸解鼓勵公屋富戶搬出的方式。根據計算,過要確保有足夠公屋單位可供輪候人士入住,每年至少需有一至兩萬「公屋富戶」購買「綠置居」,這就視乎政府可提供多少促進流動的「著數」;但現實是,暫無資料顯示現有的「綠置居」可吸引「公屋富戶」主動流動。
其他報章繼續關注特首口中「80萬」數字的得來依據。《經濟日報》傅流螢引述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說法,稱該定位「純粹估計」,又指由於每年家庭入息與資產上限都有浮動,所以房委會並未估算過要多少單位才算「足夠」水平。
傅流螢分析:若按林鄭所說80萬個公屋單位,計算現存的76萬公屋,未來還將有4萬新公屋單位落成;那麼依長遠房屋策略計劃,未來10年要興建的20萬個公屋中,就有16萬將轉為「綠置居」。但是,鑑於近年推出的綠置居項目實際購買者數量並未呈現認購時的火熱狀況,且房委會評估民眾的置業需求會受經濟周期逆轉與「綠置居」所處地段遠近影響而下滑,因此公屋租戶或輪候人士能否將上十萬的新建公屋全數吸納又成了問題。
有學者認為,「公屋富戶」對於林鄭計劃將80萬以上新落成公屋改為居屋,並以「綠置居」形式出售給目前的公屋居民的打算,是一項比較大的阻礙。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特約教授曾淵滄在《文匯報》的刊文建議,要解決「公屋富戶」不願流動的難題,應將富戶租金大幅增加,同時將其他相關政策一併收緊,促使富戶開始向「綠置居」流動。
https://www.litenews.hk/?p=39545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