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特稿】「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由美日成為主導?

【香港輕新聞】過去,中美兩國一直爭奪世界制造業國家的領先地位。據日媒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下月訪日與首相安倍晉三會談時,兩國將尋求就尖端技術合作達成共識,並爭取由美日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外界關注將有哪些國家將主導下一次工業革命。



日本昐與美國共同主導「第四次工業革命」


據日本《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28日透露,美日兩國政府預計將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下月訪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的首腦會談上,談及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和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開發,加強尖端技術領域合作。


消息人士指,日本在今年3月與德國就為推「進第四次工業革命」在尖端技術領域展開合作達成協議,但日本認為與擁有巨大市場、IT產業集中的美國的合作必不可少,因此決定爭取通過此次首腦會談達成共識。


報導提及,日本計劃通過各種尖端技術開發(包括超高速的5G移動通信、AI、無人駕駛系統等等),爭取與美國主導「第四次工業革命」,從而推進「安倍經濟學」。


各國積極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作好部署


除日本積極尋求與美國於尖端技術領域合作外,中國和美國則一直爭奪世界制造業國家的領先地位,因此引起外界關注將有哪些國家主導下一次工業革命,及該如何部署。


中國


路透社數月前就曾以「China aims to become world leader in AI, challenges U.S. dominance」為題作報導,提及中國希望成為人工智能(AI)技術的世界領導者,並挑戰美國的地位。


報導提及,中國國務院發布了全國人工智能發展計劃,旨在到2020年將全國核心AI產業增加到1500多億元人民幣,到2025年將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報導指出,隨著對AI的大力推動,中國希望挑戰美國市場的一些領導者,例如Alphabet Inc 的Google及微軟公司。


美國


據美國《合眾社》12日的報導,就分析中美兩國於爭奪製造業地位時「如何角力」。報導指過去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大談重振美國制造業,「美國必須認真考慮應該生產什麼商品及作出投資」,報導指,美國是否這樣做與「第四次工業革命」有極大關係。


報導提及,於第三次工業革命時,自動化的發展帶來了中國崛起。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逐漸將其制造業領導者的角色拱手讓給中國。


報導認為,美國如不能站在科技的最前線,經濟、社會和政治就會面臨危機,「政府建立一系列公私合作夥伴關系」,以支持先進的制造業倡議,「這些投資加上特朗普政府的努力,可以幫助美國維持并強化制造業」。


英國


據英國《衛報》30日報導,一份名「Made Smarter(讓製造更智能)」的報告研究指,英國必需要為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作好凖備。這份由Siemens UK負責人尤爾根·邁爾(Juergen Maier)帶頭推行的獨立調查,重點提及機器人、3D打印以及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所帶來的好處。


邁爾指出,現時英國商界和學術界已經有一定的基礎,「英國需要有更大得多的雄心,才能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當中成為世界領袖」。


報導引述了英國工業聯合會總幹事卡羅琳·費爾貝恩(Carolyn Fairbairn)指,她對英國的國際競爭力表示擔憂,「英國必需與中國、美國以及歐洲大部分國家競爭,在這些地區,已經有較為先行的計劃,去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


下一件世紀大事 料帶來巨大影響


近年,各國專家均認同「第四次工業革命」為下一件「世紀大事」,當中的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將帶來重大影響。


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Klaus Schwab)去年於世界經濟論壇(WEF)時指出,「眼前,在人類面臨的諸多挑戰中,我認為最艱鉅的,就是如何了解和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他認為,新一波工業革命的速度、範疇和系統性衝擊,足以顛覆全球各個產業。


施瓦布擔心,人類來不及做好應付這波「科技海嘯」的準備,機器人等技術創新,將導致大量工作消失,而最直接受衝擊的,就是中產階級。



當時台灣《天下雜誌》整理了施瓦布於網上所撰寫的文章,談及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怎樣的影響及改變。


施瓦布指出,創業的精神靈敏度,將會成為企業勝出的重要關鍵。在中小型企比大型企業「靈活」的條件下,施瓦布認為未來的競爭,不會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屬於「快魚吃慢魚」的新世界。如Google 2015年進行架構重整,成立公司Alphabet,作為較小型並專業的控股平台。


另外,施瓦布認為,新工業革命對政府的影響,將會比以往更大。因為在瞬變的新世界,要求創新的速度愈來愈快,政府要利用能夠迅速反映變化的規則、政策來扶持。




過去的工業革命帶來什麼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起源於18世紀後半,蒸汽機、棉紡織和鐵路相繼出現,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 ,為人類帶來機械生產。


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生產線和電力的普及,帶來了大量社會生產力。


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1960年代開始的電腦革命,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等,令人們製造出早期的主機、個人電腦和現在的互聯網。





https://www.litenews.hk/?p=3947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