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香港首富李嘉誠及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相機指點本港經濟,指目前經濟狀況低迷,民生凋敝,李超人更指是20年來最差。內地經濟下行,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被動型的香港經濟應何去何從,今日本港多間傳媒刊登評論文章表示關注。
《蘋果日報》今日「蘋論」以香港GDP增長、失業率及樓價指數等數據對比,指現時的經濟環境雖比不上96、97的非理性亢奮,但總歸好過98金融風暴及03沙士,反駁李嘉誠的「20年最差」論。但又指,若以未來前景來說,李超人的論斷則一點沒錯,全因香港經濟賴以增長的三大利好因素——制度基礎及兩大動力都已失效。
「蘋論」指香港過去20年保持增長的基礎——制度優勢,包括自由開放的社會及經濟體制、公平公正的規則、健全的法治制度等,自特首梁振英上任以來已被破壞殆盡,「剩下的是有權用盡、有風駛盡隽」。文章指,基礎優勢受損難以重建,令香港經濟前景黯淡無光。
「蘋論」又指以往刺激香港經濟的兩個動力——樓市及內地經濟均已失速。文章指,樓價已癲到脫離市民收入及經濟基本面;樓市供應不足情況則已大為改善,兩大因素導致樓市步入漫長的調整期,樓市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已無法依靠。《信報》今日社論亦指,雖然現時有國際熱錢重返香港的跡象,但本港樓市中短期不見升值潛力,環球游資不會令樓市轉熱。
此外,「蘋論」又提及中國經濟轉差對香港的影響,指本地難以像以往一樣受惠於龐大的投資及消費力,反而有可能淪為拯救內地企業的「提款機」。《經濟日報》社論就從內地債務角度分析中國經濟,指內地雖然債務高企,但中央已推出多手措施,嚴防股、債、樓市風險交叉感染。不過,社論亦指出地方債置換、債轉股等措施只是令問題拖而未解,吊命殭屍企業,反而拖慢經濟增長與改革。
《東方日報》社論則引述鄭家純,指現時本港年輕人未受惠於經濟發展,缺乏向上流動機會,生活素質轉差,從而產生「戀殖」甚至「港獨」情緒,皆因本地經濟搞不好,民生未得改善,呼籲港府「刺激經濟、改善民生」,方可解決亂象。
《東方》社論深以為然,認為鄭主席「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但又炮轟港府向來固執己見,對忠言聽不入耳,以扶不起的阿斗諷刺本屆政府「諱疾忌醫」,最終落得「孤家寡人」,可謂「咎由自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