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英國脫歐公投已經結束,目前正在點票中,截至發稿前脫歐得票持續領先留歐得票。今日本港多間傳媒關注公投結果,評論多認為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都是一場雙輸之戰,一體化的大歐洲夢已經破滅。
《經濟日報》今日社論認為,若脫歐成功經濟上影響極大,對英國而言將失去歐洲大陸龐大腹地,歐盟亦丟失倫敦這一國際頂尖金融中心;且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歐盟很可能提極苛刻條件刁難英國,「就算此將如七傷拳般傷人傷己,亦要殺雞儆猴。」
《大公報》刊登的施君玉評論文章指,按理樂見歐洲削弱的美俄在今次公投中,亦偏向維持現狀,就是擔心歐盟這個對手兼合作盟友若四分五裂,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動盪,有損本國利益。文章直言,若英國脫歐,全球皆輸。
《經濟》曾仲榮的「政經兵法」專欄評論分析指,即使英國有驚無險跨過今次公投,英國與歐盟未來仍要面對「三脫」的衝擊。首先,英首相卡梅倫必要「自食其果」(指去年大選時,他以脫歐公投搶票,但未估到脫歐聲勢竟由此大振),民意大輸,脫歐派大將、前倫敦市長約翰遜毫不掩飾取其而代之的野心。
其二,早前舉行脫英公投的蘇格蘭是留歐中堅力量,如果最終脫歐,蘇格蘭很可能再次舉行公投,以脫英入歐;若英國成功留歐,蘇獨派必借此向執政保守黨索取回報,包括更多的自主權力,為未來蘇獨鋪路。
第三「脫」為歐洲各極右政黨正觀察可否仿效英國,在本國推動脫歐公投,若如此他們在政治上有賺無蝕,因為就算公投輸了,亦可加快擴大其政治基礎,有機會在下次大選中躍身成為執政黨。
《經濟》與《蘋果日報》刊登的資深傳媒人盧峯評論均認為,今次公投顯示歐洲一體化的深層矛盾,直言大歐洲夢就此破碎。盧峯指,二戰後的歐洲一體化計劃充滿世界大同、繁榮均霑的理想主義色彩,其初衷在於將各爭雄大國從對手變成命運共同體,以避免歐洲再成戰場,其後更成功將死敵法德變為緊密盟友。
兩篇文章及《文匯報》社論均認為,現時歐盟內部矛盾不斷,根本原因在於歐洲近年經濟不景,中下層的民眾享受不到英國加入歐盟的好處,就業機會、福利待遇等利益反而受損,部分民粹政客藉機大肆鼓吹脫歐,令歐盟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盧峯又為歐盟被廣泛批評的決策效率低及不民主作出解釋,指歐盟不似中國、俄國「一錘定音」,需要保障小國利益及發言權,更要尋求共識才能推動決策,這正是真正的民主。
《文匯》則指,英國脫歐對本港有啟示作用,斥責本地激進勢力以「捍衛本土」、「港人優先」為名,刺激民粹情緒,甚至喊出「港獨」的口號,令社會撕裂,破壞兩地民眾和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