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多方觀點】美國遲發停飛令是政治還是專業的考量?


【香港輕新聞】波音737 MAX 8型號客機在五個月內發生兩宗嚴重事故,中國在埃塞俄比亞事故翌日率先發停飛令,世界各國陸續跟進措施;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初時堅稱客機沒有問題,最終由總統特朗普出手,當局才和應停飛。有意見認為,波音公司與華府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停飛已不是單純的專業考量;亦有意見指出,當中國率先停飛時,美國有聲音認為中方只是針對貿易戰的舉動,但後來各國都跟進中國的措施,實際上是向華府和FAA 投下不信任票。


事件反映美國愈益孤立


《明報》14日社評指出,當中國最初頒發停飛令,「部分美國傳媒認為事關中美貿易戰,質疑北京欲以波音訂單作為談判籌碼,隨着其他國家加入停飛禁飛,顯示各地航空界確對MAX 8 安全有疑慮,反映北京做法有節有理,反觀美國卻愈益孤立」。社評認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決定,一向是作為「全球準繩」,惟「多國頒下停飛令,實際是向華府和FAA 投下不信任票」,對於強調美國利益優先的特朗普是「一個警號」。


本港民航處應反思心態


《明報》社評認為,本港民航處亦應反思今次禁飛處理,「相比起地、印尼、新加坡等『慢半拍』頒布禁飛令,其實不是最大問題,真正問題在於心態」。在多國決定禁飛後,民航處最初仍以美方表示的「適合飛行」為由,准許MAX 8 在港升降,然而後來匆匆「轉軚」,「這種表現當然難言理想」。


應該由美國帶頭先發出


《信報》15日社評表示,波音作為美國的公司,而客機亦在美國研製,「禁飛令應該由美國帶頭發出,然後全球跟隨;如今的情況恰恰相反,世界各地基於憂慮而禁飛,美國則是最後一個被迫面對現實的主要國家」。社評認為若不是國際壓力太大,美國可能仍會「獨排眾議,繼續堅稱波音737 MAX客機安全可靠」。


頒布禁飛令方式不尋常


《信報》社評引述《BBC》資料指出,「波音的政治說項能力十分強大,去年在華盛頓的政治游說花費超過1,500萬美元;自一九九八年起,總游說開支在眾多公司與機構中排名第10」;認為波音與美國政府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社評表示,美國最終頒布禁飛令的方式也不尋常,「聯邦航空管理局一直堅稱波音737 MAX客機沒有問題」,待得「門外漢」總統特朗普介入之後,「局方才和應說停飛至調查結束為止」。


不停飛是在利益的考慮


《頭條日報》「巴士的點評」盧永雄文章指,「即使中國這個決定並不成熟,但也不能夠忽略」,因為中國的航空公司有97架737 Max 8飛機,「佔了全球這型號飛機的四分一,是波音飛機的重要市場,中國的決定對波音飛機有重大影響」。盧永雄指出「波音737 Max系列飛機,總共有5,011架的定單,涉及4.7萬億港元,在如此巨大的金錢利益面前,美國當然不想做出停飛的決定」。


示範出簡單的政治失誤


盧永雄認為,繼中國停飛後,隨着歐盟亦停飛,「形勢急轉直下,一向善觀政治風向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十三日下令美國停飛波音737 Max 8和737 Max 9飛機」;而「美國和加拿大運輸部長今次的行為,示範了政治上一個很簡單的失誤,就是做出位行動之前,沒有想清楚在三天之後自己會否放棄立場」,如果不能確定自己在三天之後會否棄權,行事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


逐漸演變成為面子問題


《香港經濟日報》「國金札記」連兆鋒文章表示,「中國周一果斷率先頒令禁飛,初時似帶點政治意味。但隨着多國跟隊加入,以至歐盟澳紐這些西方國家也『倒戈』停飛美國新機,說明中國決定超越政治,而是人命關天」。連兆鋒認為「今次停飛風波,首先固然是個安全問題,但對華府而言,過去幾日的事態發展,卻逐漸演變成面子問題」。連兆鋒表示「特朗普今次不怕美國面懵,趕在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出手前頒令,跟隨中國牽頭停飛,似乎更有擔當」。


飛行資訊都已實時公開


連兆鋒指出,FAA宣布停飛則顯得好像與特朗普無關,「FAA署理局長埃爾韋爾(Daniel Elwell)稱,局方感受不到全球壓力,只是因為分析最新衛星數據過後,發現兩宗空難有相似之處,值得進一步研究是否有相同原因導致,因此才決定停飛」。不過連兆鋒質疑,在現時科技發達的情況之下,飛機的飛行資訊都已實時公開,「一直以全球航空權威自己的FAA,真是全球最後才察覺到」?



https://www.litenews.hk/?p=68075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