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山竹不但對香港市面造成較嚴重的損毀,連駐港解放軍也「損手」,解放軍駐港部隊海軍轄下其中一艘最老的船艇——排水量只有140噸的「南交86」(註1)號人員及輕貨物用交通艇(註2),在颱風來臨前錨泊在交椅洲對開海面的浮躉避風,然而可能錨鏈因暴風被扯斷,整條船給風暴潮沖到交椅洲岸邊擱淺。直至今天(19日)為止,駐港解放軍仍然只是派人留守及換更,未有進一步動作。
該船正式型號是「721型雙體氣墊人員交通艇」,由708所研發,廣西桂江造船廠建造,事實上是九十年代初一種軍民兩用船,民用型及相近型號在90年代初作為部分地區的高速客運船使用,同型船有4艘。這型艇採用側壁氣墊(註3)設計,鋁合金上層結構,長42米,闊8.8米,動力4,400匹馬力,最高航速33節。由於主要設計是高速客輪,可載70人,但物資只能運送2噸。這種側壁氣墊船在80年代後期至2000年左右是中國民用船工業的「時興玩意」,早年珠江客運也有類似的「玩意」來回香港及珠江沿岸城市,不過由於維護成本高及噪音過大,2000年後各船廠就開始放棄氣墊設計,進而採用船型相當接近但結構、推進系統更簡單,而且乘客更舒適的雙體噴水推進高速客輪。
現時南交86號仍停在交椅洲的石灘上,等待處理。由於是被風暴潮推上岸,就算等大潮都暫無辦法將船隻拖下水,若硬把船拖下海,這種民船標準的船殼很可能受進一步傷害甚至直接報廢,故有可能要待有大型吊機的大型工作船將它整個吊起,然後運回廣州或龍穴島的海軍船廠修理;不過,如果船身已損壞到沒有修復價值的話,也有可能就地拆解,畢竟這艘船已服役24年,在軍民用船標準來說算比較老了,同時駐港部隊航海能力更好的新型交通艇「南交88號」亦已到貨,可接替她的任務。
部分媒體將這件事說得很嚴重,然而,船艦在香港遇上風暴而擱淺甚至重損,可不是史無前例的事;年代久遠的有1906年丙午風災,四艘英艦及兩艘法艦擱淺重創;1971年超強颱風露絲(襲港時威力比剛過去的山竹還稍強)更造成香港近代其中一次最著名的軍艦擱淺事件:當年美軍的物資運輸艦天獅星號(USS Regulus (AF-57)) 剛巧亦是停在交椅洲附近的泊地,颱風露絲的超強陣風及風暴潮也扯斷了她的錨鏈,整條近10,000噸的運輸艦給風暴潮沖到交椅洲的石灘上(更巧的是,就是和南交86相同位置)。不過運輸艦由於噸位龐大,擱淺後由於應力關係,中部龍骨已經屈曲切斷,及後被判定沒有修復價值,故就在香港正式退役,然後就地拆解。
事實上,莫講遇風擱淺,就算是一般航行擱淺,也並非不常見的事故,而且各大國海軍都面對過相約的意外事故:去年德國海軍最新的212型柴電潛艇在波羅的海航行時即不慎擱淺,需大修半年;美軍一艘復仇者級掃雷艦MCM-5保衛者號(MCM-5 Guardian)(掃雷艦相對於其500-1000噸艦身而言,由於艦身結構特殊兼具備相當昂貴的水聲設備,價格可和2000-3000噸護衛艦相差無幾)2012在菲律賓水域航行時,不慎觸礁擱淺,木殼船身及玻璃纖維外層受到嚴重破壞,被迫像上述的天獅星號一樣,就地拆解;甚至連神盾巡洋艦皇家港號(CG-73 Port Royal)亦曾於9年前觸礁擱淺,船身修理足足用了半年時間。
說回意外本身,由之前友人在維港拍得的照片顯示,颱風前仍停留在香港的駐港海軍艦隻,包括新型交通艇及056型輕護衛艦、074型登陸艇等都泊進維港中間航線的泊位,一來作為戒備,二來若停在昂船洲內而若遇到大型風暴潮,有可能把艦艇猛撞到岸邊,甚至被沖到岸上。事實上,軍港一旦遇到強颱風正面吹襲,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海軍都只有一個對應策略——撤退,例如四級颶風佛羅倫斯就把泊在諾福克的第二艦隊迫得馬上撤退。而據所知南交86是最後被遣離昂船州的船艇,在維港內泊位已滿的情況下被迫泊在較當風的維港西部泊位。要是這個緣由,對駐港解放軍而言,今次算是失策了。個人認為,這類抗風能力較差的「民用」小艇,如遇颱風,不如迅速到珠海龍穴島廣船國際船廠旁的基地「避一避」好了。
註1:《蘋果日報》對這艘船的描述有紕漏,首先,就分類而言,這船只有150噸,通常軍用船隻要過500噸且是主力戰鬥用途,才能稱「艦」,一般勤船用途的只能稱「船」,而噸位小於500噸的更稱為「艇」。另一方面,「交通艇」和「運輸艦」是兩碼子的事,交通艇只是載人穿梭基地與其他碼頭設施或停泊海中心軍艦之間的交通工具(有點像美軍訪港時接送船員所用的電船),而且載貨量只有2噸,也不好意思叫「運輸艦」了。
註2:解放軍勤務船艇命名規則和軍艦又有不同,其命名形式是「X(艦隊簡稱)Y(船隻用途)-編號」,例如「南交-86」就是南海艦隊交通艇86號;北拖739就是北海艦隊拖船(大型遠洋艦隊拖船/救援船)739號。
註3:側壁氣墊船(Sidewall Hovercraft / Surface Effect Ship (SES) )是由英美兩國於60年代早期開始研發的新船型。相比起全氣墊船,SES保持了水中船體,只是船頭及船尾有氣墊,氣墊舉升亦只是作為減少船身水中阻力體的作用(而不是將整個船身抬離水面),空氣亦只能由船頭及船尾方向離開。由於有雙船身可以佈置更有效率的水中推進系統(如噴水推進或高速螺槳),氣墊舉升系統推力可較少並有更高效率,SES不但有更高的船身穩定性,結構較強,儲備浮力更高,巡航性能亦更為優越,所以有更大的航程優勢,噸位也可以造得更大。80年代美、蘇及日本均有建造超大型SES船的野心,例如美國有3000噸級LSES高速護衛艦、6000噸級高速輸送船、蘇聯的10210型6500噸級SES船型反潛巡洋艦,日本更有14500噸的小笠原TSL號(TSL-A140)計劃。現時最大的SES船仍然是軍艦,排水量約1200噸的俄國1239型波拉級小型飛彈巡邏艦。
https://www.litenews.hk/?p=5927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