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宮鬥劇遭封殺?官媒列5宗罪 傳將改播「紅色經典」

【香港輕新聞】中國《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等宮廷劇近年熱播,屢創收視新高。不過,官媒《北京日報》日前列出「五大罪狀」,強調戲劇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事後不少網民證實衛視台已陸續停播,近日更傳出將全面讓位給「紅色題材」節目。


《北京日報》列「宮廷劇」五大罪證


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早前刊發名為《宮廷文化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評論文章指,宮鬥劇如今大行其道,「確實起到豐富大眾文化娛樂生活的作用,但是對其產生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並詳列宮鬥劇文化5大「罪狀」,其後於25日在官方微博上再次轉發。



  • 熱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為流行時尚,許多人似乎都以能沾上點兒皇氣兒為榮。

  • 精心演繹宮鬥情節,惡化當下社交生態,與中國當前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格不入,南轅北轍,危害不淺。

  • 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輝,超過了對新中國開國元勛、英雄模範及優秀共產黨員的宣傳。

  • 宣揚奢華享樂之風,衝擊克勤克儉美德,不乏對宮中奢靡之風和錦衣玉食、聲色犬馬的展示,與我們現在所提倡的艱苦奮鬥,克勤克儉的優良傳統相差甚遠。

  • 片面追逐商業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導,看不到多少具有積極意義的文化,節目的商業炒作是成功的,文化建設卻不盡如人意。


評論也指,「宮鬥」情節幾乎是這些宮廷劇的核心,也是媒體炒作的重點,同時強調相關影視文藝作品和媒體宣傳應把握好「量與度」,以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向而行。



曾讚《延禧》拯救國產劇古典美


翻查資料,其中一套宮廷劇《延禧攻略》去年7月在中國爆紅,當時《北京日報》曾大讚該劇拯救了國產劇古典美,「摒棄了原先清宮戲大紅大綠的服裝道具,演員身上的華服細節處都很用心」,如今卻一改口風,令不少人大感疑惑。



電視台臨時換走宮鬥劇


《新浪娛樂》指出,此前《延禧攻略》正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山東衛視三台播出,而《如懿傳》則在江蘇衛視及東方衛視播出。


然而,東方衛視繼1月25日下午播出《如懿傳》54至56集之後,在26及27日便替換為《媽媽咪呀》和《中國新相親》兩個節目的重播,並在28日改播《獵毒人》;至於《延禧攻略》同樣被替換,浙江衛視繼25日下午播出《延禧攻略》後,26日便臨時改播綜藝節目。


在被問及具體情況時,《如懿傳》劇方僅表示「具體排播以電視台的安排為準」。對此,資深業內人士謝曉虎向騰訊《一線》表示,「春節期間宮鬥戲的確受到限制,後續怎麼辦還沒說,惟範圍是針對宮鬥戲,不是古裝戲」 。


此外,《多維新聞》引述《德國之聲》報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演員表示,宮鬥劇已被禁播的消息屬實,今年將全面讓位給「紅色題材」。


提防借古諷今影射政權的作品


2011年,中國越劇《宮鎖心玉》與《步步驚心》大受觀眾好評,並掀起一陣風潮。然而,其後廣電總局批評穿越劇胡亂編造歷史,並傳達迷信及宿命論等怪力亂神的事物。


宮鬥劇禁播的傳言並非首次出現,今年5月,以天朝腐敗權鬥為背景的香港電視劇《宮心計2之深宮計》進軍中國就出現阻礙。當時《蘋果日報》引述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中共十九大後加強影視意識形態審查,凡潛在借古諷今影射政權的作品,非常謹慎處理。



https://www.litenews.hk/?p=6602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