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中國海關總署於14日公布2018年的外貿數據,外貿進出口總值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2018年中美雙方貿易摩擦不斷,美國為減少中國對美國的順差,實施多項貿易壁壘,然而未見奏效,反而同比增17.2%。有意見認為,此現象是因為「搶出口效應」和政策效應的延遲導致,貿易戰的影響將於2019年逐步顯現。
保持貿易第一國地位
《光明日報》報道,中國海關總署於14日公布2018年的外貿數據指出,外貿進出口總值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2.7萬億元,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其中出口16.42萬億元,增長7.1%;進口14.09萬億元,增長12.9%;貿易順差2.33萬億元,收窄至18.3%。雖然今年中國對全球的貿易順差大幅下降16.2%,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但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卻不跌反增。
對美國順差不跌反升
今年以來,中美雙方因貿易問題摩擦不斷,美國總統特朗普銳意降低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推出各項多項貿易壁壘。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字顯示,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卻未因而下降,反而同比增17.2%,相較2017年的10%增幅為多,創2006年以來新高。有意見認為,此「反常」的現象是因「搶出口效應」和政策效應的延遲所導致。
「搶出口效應」所致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引述凱源資本董事總經理陸修泉(Brock Silvers)分析指出,中國對美出口保持在高位有兩個主要的原因,其一是美國經濟強勢上漲,其次是「搶出口效應」,中國的出口商急於在美國的貿易限制措施生效前發貨。陸修泉指出,現在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幾乎是中國對外的全部順差,突顯當前中美貿易對話的重要性,可能未來會著力降低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
中國商品的熱切需求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朴之水(Albert Park)表示,市場對中國商品的熱切需求,反映出其他國家對於中國商品的價格和質量難以競爭,即使加徵關稅,仍不足以改變全球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朴之水指出,中國整體貿易順差的收窄,證明中國沒有系統性地實施不公平貿易措施,幫助其出口商。
十二月的進出口下降
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數字,12月單月進出口表現疲弱,2月出口同比下降4.4%,創2016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進口同比下降7.6%,創2016年7月以來最大降幅。12月進出口數據「雙降」。《路透社》引述分析師指出,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放緩已初步得到驗證,「搶出口」的因素已基本消失,在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的外貿走勢不容樂觀。
今年外貿會有所放緩
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表示,2019年的中國外貿發展最大隱憂,「還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增長可能有所放緩,跨國貿易和投資可能受到拖累。加上基數抬高等客觀因素,外貿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緩」。
https://www.litenews.hk/?p=65286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