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在立法會辯論三隧分流方案前夕,運房局局長陳帆突宣布撤回,並指會繼續游說議員支持。有評論形容,方案批評聲音不絕,歸究於當局推動政策時太精英心態及缺乏同理心;加上政府只聽專家意見,沒充分考慮到政治現實,同時高估了勝算而「一意孤行」。
昨日(22日)早上,運房局局長陳帆在表示有「一絲希望」,游說立法會支持三隧分流議案。但由於多個政黨表明反對,陳帆其後在下午宣布不動議議案,並指將會用一兩個月時間再積極遊說。
主動退讓向政黨示好?
《明報》社評引述立法會議員透露,昨日中午政府仍在促請各方支持方案,到下午卻忽然改變主意。社評稱,政府朝令夕改,葫蘆裏賣什麼藥,外界無從得知,既可能是有人要求政府押後表決,亦有可能是政府主動退讓,向政黨示好,以免最近行政立法緊張關係進一步惡化。
社評認為,對政黨來說,支持三隧分流未必能多贏選票,但卻一定得罪車主。政府態度是將皮球踢給立法會,不少政客質疑這是「擺他們上枱」,「逼他們表態」。現在政府暫撤議案,政黨可以鬆一口氣,避免因為投票反對議案引來「為小我捨大我」的批評。
精英心態脫離群眾
為甚麼三隧分流惡評如潮?《香港經濟日報》社評稱,此與精英心態及缺乏同理心有關。按政府估算,方案既有利整體社會,佔大多數的巴士乘客亦可間接得益,即政府代巴士繳付隧道費,而巴士公司省回的開支將來可用來減低加價幅度,以精英心態來說當然是上佳方案。
社評解釋,對市民而言,私家車司機要即時多付紅隧東隧收費,而巴士並非即時減價,此已是政府在爭取支持上的一大敗筆;此外,在推行上亦無強調巴士乘客可得到的好處,市民接觸到的資訊只是紅隧東隧加價,西隧獲大筆公帑補貼,引來「劫民濟商」的批評。
「一意孤行」沒充分顧慮到政治現實
當局根據專家顧問研究並與西隧經營公司磋商後,提出調整收費的方案,但《星島日報》社評認為,專家方案是基於對市民使用習慣的研究而得出,符合專業評估邏輯,但缺乏政治評估;而政府今次觸礁正因只聽專家意見,沒有充分顧慮到政治現實的掣肘,同時高估了勝算而「一意孤行」,未獲盟友支持就貿然強闖。
《香港01》政情文章亦有類似觀點並指出,今次急急抽起無約束力議案,死因之一是特首林鄭政府高估了自己的箍票能力,同時低估建制派政黨的反彈程度;政府似乎相信最後能箍到建制派政黨的票,一直未有嘗試與對方斡旋,「遑論有爭取雙贏的討價還價式協商」。
文章提及,直到今月初向立法會提無約束力動議,變相逼建制派集體表態,政府才意識到方案闖關無望,「但一切已太遲」;早前特首辦主任陳國基約晤民建聯及工聯會游說,只不過是迴光反照的本能反應。
中環灣仔繞道分流成疑 令方案雪上加霜
此外,《香港經濟日報》「有政戲」傅流螢文章引述政府內部分析三隧分流方案的死因,當中包括向公眾大力宣傳和解釋方案的好處,力度不足,尤其是巴士乘客。此外,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後,車龍處處,也令三隧分流方案雪上加霜;專欄引述資深建制派人士認為,由於中環灣仔繞道剛開通出現塞車,如果議員此刻支持分流方案,「實在說不過去」。
或留待西隧專營權結束?
對於當局將方案押後再議,《信報》社評形容,知難而退確是明智之舉,此舉最低限度能夠先評估中環繞道負載量之具體數據,繼而研究三隧分流方案之成敗得失,游說議員才可理直氣壯。
社評分析,政府臨急擱置議案,即是心知肚明逃不掉否決命運,三隧分流方案如不趁緩兵時段作出戰略性部署,日後捲土重來仍然難以過關;誠然,政府尚有一個選項,就是聳一聳肩束之高閣,不再把議案提交立法會,反正現階段議員不支持,一切留待西隧專營權在2023年結束。
https://www.litenews.hk/?p=65645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