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法國中小學擬刪「父母」稱謂改為「家長1、2」

【香港輕新聞】法國國民議會12日通過一項修正案,規定未來中小學學生信息登記中,傳統的「父親、母親」一欄將被「家長1、家長2」所取代,目的是確保同性戀雙親的合法權利。連日來,有關該修正案的爭論仍持續發酵,部分人對此不滿,形容「太不人性化」。



承認家庭的多元化


《獨立報》報道,這項修正案由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領導的共和前進黨( La République en Marche Party)提出,未來在法國的所有中小學中,正式文件上雙親的書面稱謂將由「父親、母親」變為「家長1、家長2」,確保同性戀雙親的合法權利。該黨認為,這樣的改變能讓同性家庭孩子不會因此遭受欺凌或歧視。


(互聯網圖片)

團體認為太不人性化


雖然議案獲得部分人支持,但保守派和基督教團體認為「家長1」、「家長2」的名稱太不人性化,也不尊重異性戀父母。而同性家長家庭協會(AFDH)雖贊同法案的初衷,但也認同新稱謂不恰當。協會指,當局可以保留原本的「父親」、「母親」,再新增「監護人」、「其他」,由供學生自己選擇。


議員指為追求「政治正確」脫離實際


此事亦引起法國政治和社會學界的關注,共和黨議員菲利普(Fabien Di Filippo)則將該修正案描述為「令人恐懼的意識形態」;另一名共和黨議員塔蒂(Eric Ciotti)則形容,這項議案為追求「政治正確」而脫離實際,將「父親」、「母親」簡單化為數字「1、2」的做法對自然性別的抹殺;




法國著名政治哲學教授黛爾索爾(Chantal Delsol)18日於《費加羅報》撰寫評論文章,質疑「法國還要在否定常識的道路上走多遠」,她認為為了尊重性少數群體、避免歧視而採取這種做法,結果會造成新的歧視,即是逼迫異性戀父母放棄自己的身份認同。


黛爾索爾認為,在更深層面上,事件突顯法國社會中以天主教價值觀為基礎的保守主義和後現代思潮之間日益緊張的衝突。


民眾大多反對:為什麼我沒權被承認為母親


該議案最終能否通過,還需要經過國會審議及投票。對此,大批民眾對此表示不滿,「為什麼我沒有權利被承認為母親呢」;亦有人嘲諷,屆時父母爭奪誰是「1」要花上一段時間,「誰是1誰是2,又引發女權組織和男權組織的鬥爭」。






巴黎政府去年3月已有類似調整


實際上,巴黎政府去年3月就已在其文書系統中做出類似改變。當局採納市議員的建議,在民事登記中和官方表格中取消「父親」和「母親」稱謂,改用性別中立的「家長1 」和「家長2」。



https://www.litenews.hk/?p=6700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