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套法比合作、講述俄國核潛艇庫爾斯克號沉沒的電影在港上畫,這電影雖然遲了大半年才在香港公映,但對香港觀眾而言,認真的潛艇片其實已經「闊別多時」(去年11月那套叫《潛艇滅殺令》(Hunter Killer)的就不要提了)。本片中的「主角」是俄羅斯的庫爾斯克號,屬北約代號奧斯卡II型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
然而,為何我的標題會有點怪異呢?其實蘇聯/俄國對它的稱呼是Project 949A型安泰級(Антей / Antey,即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安泰娥斯。這是PROJECT 949花崗岩級的加長改良型,花崗岩級只造了兩艘),而且蘇聯 / 俄國對水面艦及核潛艇的分類法與西方很不同。以巡航導彈潛艇為例,蘇聯的稱呼是一等/重型核動力潛水導彈巡洋艦(тяжелого подводного ракетного крейсера , Heavy submarine missile cruiser)。由字面上理解,這種「水下核重巡」並不是單純的核潛艇,而是一種用於海戰的船。事實上,蘇聯海軍正是利用這種潛艇,對西方具優勢的遠洋海軍進行遠距離打擊,甚至是一種具備決戰意義的兵器。
回顧安泰級設計的年份(即19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基於蘇聯經濟迅速發展,對外貿易與海外利益增加,當時的蘇聯海軍元師戈爾什科夫提出30至50年代「空潛快」的海防思想已經不合時宜,蘇聯要透過和平時期海軍在外洋的展開,配合龐大的海外貿易船隊來展示國力的存在,並在戰時取得制海權、實施封鎖、進行登陸作戰,以及實行戰略威懾,方能達到保衛蘇聯的目標。這明顯是一種海權論的變體(或者被稱為「國家海權論」,故西方海軍學術界常稱戈帥為「紅色馬漢」),而且充滿攻勢防禦的意味。在這種要求下,蘇聯海軍明顯需要更大型化的艦艇及更強的遠洋進攻力量,方能達到以上目標。
另一方面,由於潛射彈道導彈技術發達,美軍SSBN的部署位罝一直「向後撤」,蘇軍對SSBN進行先制打擊的構想已經愈來愈難實現,加上核恐怖平衡已經達成,發動先制核攻擊的代價太大,雙方愈發著眼於加強常規攻擊能力,並更留意對手常規進攻手段。由於北約國家及美日聯盟的海軍都是以美軍航母戰鬥群為海上力量核心,蘇聯海軍如要掌握制海權或進行海上防禦,就不能不以擊潰航母戰鬥群為主要目標。
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海軍與國防部就如何實施海軍戰略,在裝備發展方向上的衝突。事實上,戈爾什多夫一直希望發展大型航空母艦,配合大型導彈巡洋艦及巡航導彈潛艇作為蘇聯遠洋海軍的核心(而且這也是1976年前國防部長格列奇科一直支持的項目)。然而這問題其一在於工業技術限制,令蘇聯在1970年代還未能造出常規或核動力大型航母;其二是 1976年後烏斯季洛夫元帥出任國防部長,在權衡當前國防形勢下,他更著眼於陸、空軍及戰略部隊的更新,而航母本身價格極昂貴(舉個例,安泰級的價格只是尼米茲級的1/10),就算蘇聯趕造航母,也不能構成對美的戰略均勢,反而蠶食稀缺的國防資源,故他個人更傾向建造更多的「水下核重巡」,謀求在美國航母戰鬥群反潛網外發動攻擊,以達成所謂「不對稱戰略」。在這前設下,國防部更傾向支持發展更多包括安泰級在內的核潛艇,長程反艦攻擊機及新型的反艦巡航導彈。安泰級就是在這環境下,逐漸成為蘇聯末期海軍攻擊力量的核心之一。
安泰級的體系與技術特點
關於安泰級的技術性能、降噪音設計及武裝,網上基本資料有不少,似乎也不必贅述。然而基於回應戈爾什科夫「紅色海權」論及國防部等對於蘇聯國防戰略的需求,卻造就安泰級在技術性能上的多項特點,這就不能不多加留意了。
1. 龐大攻擊系統的節點:
西方航母戰鬥群固然需要衛星及其他偵察手段提供早期敵情訊,但由於具備相對完整的偵察、攻擊及防空功能,在大洋上具備相當獨立的作戰能力,靈活性甚高。相對而言,潛艇由於只能靠超長波低頻通訊接收指令,其餘時間就只能靠被動聲納系統探測敵情,相當於感測能力不足又只能單打獨鬥。在這情況下,蘇聯唯有發展龐大的索敵——攻擊指揮系統,實行「以體系對抗體系」。
這系統由「神話」海洋偵察系統(核能雷達偵察衛星(US-A)及被動雷達偵測衛星(US-P))、閃電系列通訊中繼衛星、位於莫斯科海軍部的指揮中心、TU-95RT/TU-142及TU-16RM1/2目標中繼導引機及重型反艦導彈P-700的發射母艦組成發射程序是由先由神話系統確定航母戰鬥群大概位置,然後將信號回傳到發射艦及後方的指揮中心(可以是莫斯科的地下指揮中心或艦隊旗艦)。後方指揮中心識別目標真偽並以衛星 / 中繼指揮機將各艦攻擊次序與目標的訊息傳到各發射艦上並發射導彈。反艦導彈在中繼機及衛星更新目標位置下奔向目標,並以自身的雷達或紅外尋的頭作最終鎖定目標之用。
至於當中的細節就一直眾說紛紜,例如領航彈一說(其中一枚導彈會升至高空探測目標並回傳各導彈),以及導彈間有資料鏈交換戰鬥資訊及分派自動指派目標就有點可疑,畢竟以P-700航電艙的體積,當時要裝進那麼複雜的任務電腦是「強人所難」。由於閃電系列中繼通訊衛星、目標指示機及潛艇的通訊系統都能對飛彈提供中繼通訊導引(安泰級更可在淺潛狀態下伸出天線),其中一個可能是領航彈將資料以無線電通訊形式傳回母艦或經中繼機傳回後方指揮中心,再由發射艦 / 指揮中心進行對個別導彈的目標指示工作,並經之前所述途徑回傳到導彈上。
作為這個系統的前線發射平台,需要裝備更多通訊中繼系統、更大型的指揮中心及更多導彈,以增加攻擊強度及波次,安泰級潛艇最終設計成蘇聯海軍史上第二大的潛艇,且單艦裝備多達24枚P-700導彈,比過去任何蘇聯水面艦及潛艇都多,而由於北方艦隊在1988年前就有5艘949/949A型潛艇,故自然成為本系統中最重要的海上攻擊節點。
這個系統的優勢,在於指揮中心可以控制區域內多支部隊進行協同及集中攻擊,尤其能對航母的防衛圈作飽和攻擊,甚至可將攻擊指令下達至每枚導彈上。然而衛星搜索在當年的準確度仍較差,限制上亦較多,距離問題及多種不同的發射平台甚至導彈(事實上空射長程反艦彈也是本系統的攻擊手段)也加大攻擊協調難度,而且中繼節點太多,單一節點被攻擊而失效亦可能影響攻擊效率。當然,由於「海上決戰」最終沒有來臨,我們實在無法驗證是否有效。
2.船員生活的大幅改善:
由於強調在大洋上追蹤與攻擊美軍的航母戰鬥群,本級艦在設計上除大幅強化武裝(巡航導彈數量由過法675型的8枚一舉提升至24枚)外,還大幅增加潛艇體積與排水量達4倍,接近18,000噸,但艇員只增加約10人,故艇員的居住及生活空間得到大幅改善,隔艙III與IV(俄國潛艇而言,那裏一般是居住區)成員起居區加起來一共五層(III艙1層,IV艙四層),總面積大約是600至800平方米(即6,000-8,000尺),官兵平均居住空間平均為60至65尺,在潛艇而言算是非常大;就算是水兵艙,都是四人或五人間並擁有基本起居設備(而同年代英、美軍潛艇的水兵艙,可以出現6人甚至9人間),這裏已不計算被經常談論的各種「奢華」優閒設施。如果說當年西方海軍在水面艦居住性上有優勢,那潛艦就完全是蘇聯「反超」的年代。由於理論上安泰級最長巡航時間是120日(4個月),如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對於士官兵的戰力與士氣維持可是很有幫助的。
3.自動化的快速裝填系統:
無論是水面艦還是潛艇,裝填武器是非常煩雜的工序,就算是今天,都需要很多人力輔助,而對蘇聯而言,由於反艦武器都相當大型,裝填更麻煩。西方的方法主要是標準化裝備,使得人員及小型機具可以容易操作,而蘇聯則反其道而行,製作了專用的大型自動裝填裝置及結構,以方便裝填。
以大型反艦導彈為例,他們是用專用的自動滑軌裝置和彈筒對接,以裝入飛彈;至於在裝填魚雷上,由1970年代中期他們在潛艇船艏架設專用管道,由管道直接將魚雷裝入對應的活動魚雷架,以進行更高速的裝填,從而使補給(尤其是海上補給)更為迅速,可以更快的時間重返戰場。
這套魚雷架系統體積龐大,但由於空間足夠,自動化程度相當高(整個魚雷艙的工作人員數目只有5人),魚雷架甚至能自行移動至發射管並用後方的推彈機推彈,以蘇聯的公開紀錄,其自動裝填系統可在5分鐘內裝好第二發魚雷 / 導彈(相對來說,同期美軍自己裝填速度的公開說法是7.5分鐘)。事實上,自70年代後的蘇聯潛艇都裝有新式的自動裝填系統。雖然蘇聯潛艇普遍比同期西方潛艇龐大,但這不是沒有好處的。
4.先進逃生系統:
潛艇逃生一向是大難題,二次大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各國潛艇基本上都只是用緊急浮升的方法衝上水面,然後在沉沒前把船員盡量疏散。然而若潛艇沒法浮升的話,基本上就是用單人緊急逃生口離開(或直接由魚雷管逃離)。這種方法不利地方在於,由於這些逃生口太窄,每次放水排水過程只能容納一個艇員離開,速度實在太慢。後來各國的逃生艙口都標準化,以利不同國別的深海救難潛艇(DSRV)透過深海對接大量救出人員,但這種備動救援方式往往都是「坐以待斃」的方法。
對蘇聯而言,逃生手段可能更為重要,除了因為艇員培訓不易,蘇聯潛艇更要長期追蹤西方航母戰鬥群,被圍攻起來更易被擊沉,船員的壓力巨大。若有更好的逃生手段,不但能保護優秀的船員,且亦令他們在進攻時「減少顧慮」。
在70年代開始,蘇聯及西德都開始研究潛艇可快速脫離的飄浮式救生艙,但最後只有蘇聯成功大量生產(西德其實也研究成功,但類似逃生艙系統對於小型的柴電潛艇實在太重)。這種逃生艙名為VSK,除667BDRM 海豚級(北約代號三角洲4型)SSBN外,蘇聯幾乎所有第三代潛艇都有裝備,而且花崗岩級及安泰級可是第二批使用的(第一批是著名的阿爾法級的第二至第七號艦,不過是建造途中途修改設計才加裝的)。
這種裝備的特點是一次可救援很多人(可擠進全船的人),使用條件及脫離裝置相對簡單,主要是給沒法上浮的潛艇迅速脫離之用。這種逃生設備唯一一次(也是唯一使用成功的一次)使用是1989年蘇聯共青團員號事故。
不過,這東西主要是用在潛艇無法上浮時使用。庫斯克號事故中,魚雷艙爆炸將第四艙之前幾乎所有的艙段都波及,而該逃生艙的入口正正在第三艙,發生爆炸後幾乎肯定無法操作(甚至無法進入),前艙船員根本就連逃難的機會都沒有…….
結語:安泰級的未來
庫爾斯克號的事故,有一段時間讓人質疑此船的安全性。的確,事故雖然是訓練魚雷保養不良,導致魚雷的助燃劑HTP(高純度的過氧化氫)洩漏並引發爆炸,然而該級潛艇亦因90年代海軍缺乏經費而導致失修,反應堆雖仍然可靠,其他大小故障卻不斷發生,已完成的11艘當中,已有一艘損失及兩艘退役,其他的役齡亦達24至31年。即使俄國現在仍實行949AM型的改良計劃,除更新系統外亦將24枚P-700反艦飛彈改成72枚較小及射程較短P-800反艦飛彈(並預留空間搭載3M22型極超音速巡航導彈),成為搭載反艦飛彈最多的潛艇,但仍難掩歲月催人。
除此以外,對現時資金仍然不足的俄國海軍而言,大型、昂貴但用途單一的潛艇似乎缺乏靈活性,畢竟即使寧靜度高兼火力強大,但巨大身軀對著敵方攻擊潛艇也會十分被動。有見及此,俄國為省下經費而得到更多先進潛艇,似乎已下決心不再發展專用的水下核重巡。年前俄國正式公佈所謂哈士奇級的核動力潛艇,不但將代替包括鯊魚級在內的所有第三代核攻擊潛艇,其搭載的多用途發射井所賦予的反艦能力亦足夠讓它取代安泰級;更重要的是,其模組化的發射井甚至可以塞下較小型的潛射彈道導彈(數枚),分擔SSBN的工作,成為一種三合一的核潛艇。現時只知此船排水量和海狼級的吉米卡特號相近,約12,000噸。不過,無論計劃是否成事,由於反艦飛彈小型化,俄國似乎更傾向多造核攻擊潛艇,俄羅斯水下導彈核重巡的建造史,亦很大機會就此終結…….
參考資料:
1)《現代艦船》2016年第12期
2) “Warship of the USSR and Russia 1945-1995”, A.S. Pavlov
https://www.litenews.hk/?p=6711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