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付款、開門只須「嘟手」瑞典植入微晶片成趨勢?

【香港輕新聞】在瑞典,將「一粒飯」大小的微晶片植入人體內已非新奇的事,人們認為此舉令生活更方便,因不用再帶鎖匙及信用卡外出,至今更已有3千人成為志願者。但有人認為,晶片裡的資訊是否能受保障,而植入過程亦存在感染風險。


圖片截自:youtube@BuzzFeedVideo

 


據《法新社》5月13日報導,目前大約有3千名瑞典人已經把微晶片植入他們的手中。這些插入皮膚下面的微型晶片可以取代攜帶鎖匙、信用卡及車票,令人們生活更方便。


讓人們生活變得更方便


28歲、任職傳媒的的塞爾辛(Ulrika Celsing)是其中之一,她平日進入公司時,只須對著一個小盒子揮揮手,接著輸入密碼,門就會自動開啟。塞爾辛認為,「嘗試新事物,看看能藉此做些什麼,讓未來生活變得更方便,非常有趣。」


塞爾辛指出,過去一年,微晶片不但成為一種電子銀包,還取代了她的健身房卡,甚至能當火車票使用,「乘客上網訂票後,把資料登錄在晶片上,車務人員只需掃描乘客的手便可」。塞爾辛提及,當注射器把晶片植入她的左手時,只感到輕微刺痛。對於有人擔心會被監控,她表示,「我不認為我們當前的技術足以駭進晶片」。


圖片翻攝自:AP

微生物學專家:可能導致感染


不過,微生物學家利伯頓(Ben Libberton)認為,相關危險的確存在。他警告,植入晶片可能導致感染或引起免疫系統反應。但他認為,最大的風險還是晶片裡的資訊可能會外泄。


利伯頓指出,「現階段,植入晶片所蒐集和共享的資訊很少,但未來可能逐漸增加」。他說,真正的問題在於,蒐集到什麼資料及誰分享了這些資料。


首位試驗者:技術不新鮮 因在人體內才變得敏感


2014年,25歲的Emilott Lantz成為瑞典首位使用微晶片的人,她當時認為,微晶片可以保存密碼,只須通過將手放在能夠讀取微晶中存儲的信息的機器上,解鎖房間或儲物櫃,非常方便。雖然不少人認為這樣是很「愚蠢」,但她表示,這項技術並不新鮮,只是因為它在人體內才變得敏感。


圖片來源:Mikael Hansson/InfoTech Umeå

 


2016年,美國網媒《BuzzeFeed》一名編輯亦曾於把微晶片植入體內,並把過程拍攝分享,影片獲逾760萬人次觀看。




https://www.litenews.hk/?p=5118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