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多方觀點】馬時亨拒畀更多資料 驚「硬任務」完不成?

【香港輕新聞】香港高鐵將於今年9月通車,當「一地兩檢」已不再是輿論熱點時,港鐵主席馬時亨回應傳媒時一番爭議言論,再令輿論聚焦高鐵。有評論稱以馬時亨政治閱歷仍作此發言,或是擔心資料公開引來更多質疑,進而阻礙高鐵9月通車的計劃。亦有評論認為,政要或官員在涉內地工作時發言強硬,是受內地「敢於亮劍的」政治風氣影響。


馬時亨在上周六(26日)出席活動時,被在場記者追問如何解釋香港段高鐵在通車前的測試中屢屢出現隧道滲漏、天花漏水、車轆磨損等問題時,回應稱「其實你哋需要咁多資料都冇乜意思」、「我哋又唔係技術人員」,又指港鐵人員經驗豐富,「話比你哋聽OK就聽」,若公佈所有事故「我哋唔使瞓覺都得」。


媒體對馬時亨的回應感到嘩然,有媒體認為,馬時亨態度突然強硬,是不希望耽誤高鐵9月份通車的原計劃。《蘋果日報》「西環集中營」引述某政界人士所言,稱馬時亨的回答反映他擔心試運問題越搞越大,阻延高鐵如期於9月通車,「背後有冇政治人物同壓力?呢個就要議員去問馬時亨」,又稱「間公司唔係佢哋嘅私人公司,唔係你喜歡交代就交代,唔喜歡交代就唔交代」。


《蘋果日報》「蘋論」專欄亦指,高鐵工程涉及大筆公帑,港鐵有責任向市民解釋項目的各方面情況,而且也有責任將複雜技術資料以常人能理解的方式向市民交代。「蘋論」又認為馬時亨的說法「歧視傳媒工作者了解複雜議題的能力,更是在貶低民間專家的知識與見識」,又指若按馬時亨的說法,來自外部、獨立的監察角度將消失,對港鐵有害無益。


另外,「西環集中營」又引述一民主派議員說法,指以馬時亨官場閱歷仍作此言論,估計是怕「公開越多資料,可能引來更多傳媒窮追猛打」,進而引發公眾對於高鐵是否一定要9月通車的質疑。該議員還指,高鐵如期通車或許也是政治任務,「港鐵情願俾人鬧,都唔可以係高鐵如期通車上,有任何閃失」。


《信報》金箴文章直言,高鐵通車與「一地兩檢」涉及國家利益與中央指示,可以說是港府的「硬任務」,但自從立法會修改議事規則後,非建制的拉布能力已被大幅削弱;再加反「一地兩檢」民意戰打不響,歸根結底議會內的反對力量已難以阻止高鐵通車。所以此時掀起輿論爭議,「除送彈藥予對手『抽秤』外,實在沒什麼用處」。


《蘋果日報》時事評論員劉細良則認為,凡涉及內地工作,平日立場溫和的政客總是會疾言厲色,一反常態,認為這與內地政風有關。劉細良認為內地政風「敢於亮劍」,這股風氣蔓延到香港後,已營造出一種「容不下一句批評」的氣氛。文章質疑,目前特區「行政主導已變成行政霸道」,「權利是如此不平衡,特區建制政客仍以『發爛渣』方式回應公眾,在新媒體人人都是肥佬黎的年代,又如何得民心呢?」



https://www.litenews.hk/?p=5201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