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周三(26日)結束休假回港,在機場就UGL案回應,指出律政司已為案件作出解釋,「再無補充」及「不能評論」,其中「案件涉及律政司同事,我們才會外判」一說,與過往律政司提及的原則有出入,引發公眾質疑。有評論指出,鄭若驊說法未能釋除公眾疑慮,應耐心地向公眾解釋澄清;亦有意見認為,涉及高官的案件,要尋求獨立法律意見,已成約定俗成的公眾期待,外界冀得知外判案件方針有否改變。
外判原則引發新疑慮
《明報》社評表示,對於鄭若驊拒絕拒絕評論UGL 個案可理解,然而提及「『案件涉及律政司同事,我們才會外判』,與去年律政司提及的外判案件一般原則似有出入,令人混淆」,其言論未能釋除公眾的疑慮之外,更引發起新的疑問。《明報》社評指出,「《基本法》,律政司主管刑事檢控工作,不受任何干涉」,對於是否就事件提出檢控,或是外判案件,都是由律政司全權所決定。
成社會約定俗成觀念
《明報》社評認為,對於先前高官涉及法律案件,律政司都會外判案件,「這些先例亦令社會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觀念,認為涉及高官的案件,都應該尋求獨立法律意見,以示公允」。《明報》社評又指出,由於每宗個案都要考慮其具體案情,未必可以一概而論,但公眾難免想知道其外判準則,鄭若驊應耐心解釋。
言論暗批前任皆錯?
《東方日報》「筆下風雲」程萬里文章亦表示,對於鄭若驊「案件涉及律政司同事,我們才會外判」一說,表示「這些規矩聞所未聞,反而過去的梁錦松偷步買車、曾蔭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涉及高官的案件,律政司皆會諮詢獨立大狀意見以示公允,這才是慣例」。程萬里文章認為鄭若驊「顛覆一切,更以一句『不評論過去對錯』暗批前任們皆錯了」。
鄭若驊稍欠政治智慧
《星島日報》「大棋盤」杜良謀文章引述律師會中人指出,「尋求獨立意見是處理前高官或公職人員案件的慣常做法,這不等於『卸膊』,而是『確認自己(律政司)的決定是正確』」,又認為鄭若驊現時的做法是遭人話柄,並指出鄭若驊「稍欠政治智慧」。
三點說法為人所詬病
《蘋果日報》「專欄專論‧社評」李平文章指出鄭若驊有三點說法為人所詬病,其一「自訂律政司就檢控事宜尋求獨立法律意見的條件……與早前律政司公佈的兩個條件牛頭不對馬嘴」,其二是「扭曲律政司獨立、公允、不偏不倚的檢控原則,把這個原則與尋求獨立法律意見對立起來」,其三是「自我表揚、向中共邀功,宣稱不尋求獨立法律意見是不卸膊、有擔當」,指鄭若驊這「不只是挑釁輿論、挑釁民意」,更是直接向「中共領導人邀功請賞」。
爭議已超越案件本身
鄭若驊冀望大眾不要將案件「政治化」,《明報》社評指出,「律政司這次判斷,與社會對涉及高官案件的約定俗成看法,存在甚大落差,這一落差直接影響了決定的公信力,亦令到事件更易變得政治化」。《明報》社評表示,該爭議已超越UGL 事件本身,是牽涉何時應該尋求外判法律意見的原則,有必要耐心解釋清楚。
鄭難免要赴立會解畫
《信報》「金針集」金箴文章認為,「香港講求法治,如果查無證據,大家也只能接受廉署close file,律政司只須做足工夫向公眾解釋便可過關」。金箴文章又指出,「確實檢控不檢控看的是證據,但如何處理、交代、解釋卻是政治」。律政司提出不檢控前特首梁振英這個決定前後,「政府團隊似乎沒什麼準備、零鋪排,才真箇令人詫異」,認為鄭若驊難免要去多一次立法會解畫。
https://www.litenews.hk/?p=6437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