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柏金遜症患者有麝香味?英婦「神奇嗅覺」獲科學家證實

【香港輕新聞】英國一名退休護士的丈夫因柏金遜症於2015年去世,事後她稱多年前已發現他身上奇怪的麝香味,還以為他沒洗澡,結果引起不少科學家的注意。經過數年合作,研究團隊近日把結果發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上,確認患者皮膚上的分子與氣味有關。


圖片翻攝自:BBC

丈夫身上有異常麝香味


《BBC》報道,蘇格蘭一名68 歲退休護士米爾恩(Joy Milne)的丈夫於2015 年因柏金遜症去世,她向媒體表示,早在丈夫被證實患病的前十年,就發現他身上有異常的麝香味,還以為她丈夫沒有洗澡或刷牙;因為丈夫對此感到沮喪,後來她就沒有再提及。


米爾恩原本並不清楚這股氣味從何而來,直至她加入英國柏金遜症學會(Parkinson’s Disease Society of the United Kingdom)遇到有相同氣味的人後,才將兩者聯繫起來。其後,她在一場醫療座談會提出這想法,成功引起一些科學家的關注。


靠聞成功辨識患者


為了證實她的能力,一名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研究員向米爾恩提供12件無記號的上衣,其中6件是來自柏金遜症患者的,其餘是正常人的衣服。結果,她不但成功辨識出患者的衣服,還指出一個非患者的衣服,該人事後確診柏金遜症,令科學家相信她可透過氣味來辨識病人。


患者皮膚存在獨特分子


於是,米爾恩決定把這個「天賦」用於醫療研究,並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化學分析的專家合作,她還成該大學的名譽講師。研究人員用紗布採集60多名接受測試者(包括患者及非患者)上背部皮脂樣本,並提取皮脂中可能有導致疾病相關氣味的揮發性氣味化合物,再利用質譜議進行分析。


研究圖片

 


上星期,這篇研究發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上,相關數據發現馬尿酸(Hippuric acid)、二十烷(Icosane)和十八烷(Octadecane)的存在;雖然每個人皮膚上都有油脂,但柏金遜患者通常會產生更多分泌物,也使患者更容易有「脂溢性皮炎」,


頒借此進行早期疾病檢測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曼徹斯特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巴倫(Perdita Barran)表示,希望他們發現的「揮發性生物標誌物」(volatile biomarkers)能有助進行簡單的早期疾病檢測,例如用棉花棒拭擦人的頸部,再測試是否帶有這些分子,「如果我們能在症狀出現前更早地診斷出患者,就會有方法可預防疾病傳播,這是最終的目標。」




https://www.litenews.hk/?p=6864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