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紙媒觀點】南海仲裁案 中國輸在不參與?

由中國實際掌控的南海赤瓜礁。
由中國實際掌控的南海赤瓜礁。
【香港輕新聞】海牙國際仲裁庭昨就「南海仲裁案」作出裁決,判定中國在南海劃設的「九段線」沒有法理依據,違反《聯合國海洋公約》,並將南沙群島所有「海上地物」都裁定為岩礁非島嶼,不能擁有200浬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的權利。中國表示不接受、不承認判決結果。今日本港多間傳媒社論關注南海爭議。
本港多份報章今日社論均認為裁決結果不公,首先該份裁決是在中國不參與的情況下進行的,《星島》引述國際法專家指,根據國際法,國與國之間須在協商未能解決爭議後,才可以提出仲裁,而今次中菲未曾就南海問題作出磋商,菲律賓單方面尋求仲裁,並不符合仲裁條件,審訊在中國缺席的情況下進行,是在「打茅波」。
《蘋果日報》刊登的旅美歷史學家黎蝸藤的評論文章則指,中國不應訴從一開始就是錯誤,認為如果中國參與,就有機會挑選自己滿意的法官,及代表自己的仲裁員;亦有機會通過技術手段拖延審判的進程,比如仲裁案拖到杜特爾特上任之後才審判,或能說服他撤訴;甚至有一定機會說服法官,阻止仲裁進入正式審理程序。
《經濟日報》社論亦認為中方消極應對仲裁案,客觀上令國際仲裁庭採納的理據全面倒向菲方;又指仲裁案還凸顯出北京外交策略另外兩方面的不足:中方獲國際社會回響有限,更未獲主流大國公開支持,反映中國國際話語權不足;近年北京靠讓利結交的朋友並不牢固,每當涉及地緣爭議及美國勢力時,周邊鄰國都不站在中國一邊。
《經濟日報》余木「國情知聞」專欄則指,中國當初選擇不參與,是因為看清楚該仲裁案猶如「黑球賽」,對手和球證已經串通一氣「吹黑哨」。對此,報章社論均認為,今次裁決結果反映美、日在東南亞對中國「離間戰略」奏效,該仲裁結果對美國而言,是以南海爭議為抓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如虎添翼,日本則可隨美國重塑政治、軍事影響力。
另一方面,今日多間社論亦指出,菲方早前曾多次表明願與中國展開對話,又曾呼籲國民不要期望太高,仲裁案後中方回應指雙方可「共同開發,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並將仲裁歸咎於上一任阿基諾三世政府,因此認為若菲方合理回應中國善意,仲裁案亦可為雙方解決糾紛帶來轉機。
此外,《蘋果》「蘋論」則批評中國在仲裁案前後,透過官媒開展輿論攻勢,又在南海地區進行大規模實彈演習,這樣「文攻武衞」將會令中國國際信譽受打擊,也將加深中國不願遵守國際規範的形象,鄰國則對中國更不滿及提防,屆時國際社會對中國更加質疑並孤立,「是什麼『一帶一路』、『亞投行』都救不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