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長者醫療券使用問題多多,根據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頭五個月收到的消息,共有3宗關於醫療券的投訴,內容均指醫療券被濫用或被藉機濫收費。長者醫療券恆常化後,不當使用的例子亦增;有社工指政府監管不力,不應將使用醫療券的責任全部放在長者身上。
根據消委會的描述,其中一宗是一名患有泌尿疾病的七旬阿伯到中醫診所求診的濫用個案。消委會稱該患者診費連5日藥費一共4000元,該數字已達到醫療券戶口之前可容許的上限。該患者醫療券戶口結餘共2547元全部被扣,在診所豁免其部分診費與扣減報章優惠後,患者還另付203元。據患者兒子事後查詢,診所負責人指部分藥材因「經特別途徑採購」因此較昂貴,又指醫師在診療前已向患者報價且取得同意,因此不會退款。
另一名事主則是被眼鏡鋪店員推銷驗光以及配眼鏡,最後買下兩副各售近千元的老花眼鏡。事主女兒查詢後認為店員說法脫離實際,向消委會投訴後與眼鏡店協商,之後獲退回一副眼鏡的費用。
醫療券公帑指出一年增加5億
《經濟日報》引述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所言,指濫用醫療券的行為屢見不鮮,剛過去的半年內協會已接到超過50宗投訴個案。連瑋翹認為衛生署推出長者醫療券計劃已經有十年,四年前計劃恆常化,政府數次為醫療券金額加碼,去年這項的公帑開支已從10億元加到15億元,卻仍將使用醫療券的責任全盤放在長者身上,很多長者並無足夠知識判斷醫療券應該如何使用。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表示,接受醫療券的商戶應一視同仁,不應因消費者使用的是醫療券而在服務價格上有偏頗。
《成報》有評論談到此事,評論指有關注長者權益的社工發現,很多醫療券投訴個案在向衛生署提出後,只會獲得「會轉交相關委員會跟進」的答复,但投訴就此石沉大海,得不到結果。評論認為,醫療券在四年前恆常化與擴大可用範圍後,牽涉的可用項目增多,不當使用的情況也有所增加,衛生署在監管一塊的力度顯示不足。
報章指政府有規定無監管
《東方日報》「功夫茶」文章就指,醫療券的用途根據規定,不可用來純粹購物,包括藥物、眼鏡、還未或者醫療用品;而且根據衛生署聲明,有機制處理不遵守規則的服務提供者,不排除報警處理,但事實是濫用現象仍時有發生。
「功夫茶」指,「海味黑店有海關放蛇跟進,劏客惡導遊會被旅議會釘牌,連『黑的』都有警方專門打擊,如果當局有心監管醫療券亂象,無良奸商根本無碇企」,認為是政府監管不到位,空有監督政策而無監督之實。
https://www.litenews.hk/?p=5329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