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8日,挪威海軍南森級護衛艦「海爾格·英斯塔」(Helge Ingstad)號在參加完北約大規模軍演「三叉戟接點」後,在8日淩晨4時左右,返回母港途中與一艘油輪發生碰撞。護衛艦上8人受輕傷,據報導「事故造成船尾嚴重受損,船員報告抽水速度遠比不上海水湧入的速度」。此後該艦立即駛往岸邊搶灘擱淺,以防止在深水區沉沒。由於擔心該艦徹底傾覆,127名船員已撤離。到周二(13日)該艦繼續下沉,逐步沒入海水中。至此可以宣布F-313「海爾格·英斯塔」號護衛艦救援失敗,已事實沉沒——這是歷史上第一艘被撞沉沒的「宙斯盾」戰艦。
根據事後調查,挪威這艘軍艦的撞船原因基本與去年美軍「麥凱恩」在新加坡撞船事件類似。從通報對話記錄來看,該油輪和「海爾格·英斯塔」號的雷達早就發現了彼此,按理本不該相撞,但結果還是陷入了撞船怪圈。
筆者在此前關於「麥凱恩」號撞船事件中曾提到,海上相遇的規避原則是:「小船讓大船、民船讓軍艦」。但不幸的是這次是噸位較小的軍艦遇上了大噸位民船,事發後新聞披露的片段顯示,相撞船舶之間曾有對話,但只是習慣性的互相喊話,示意對方「請你船做出規避」;加之軍艦習慣性地又關閉AIS系統,於是引致這期烏龍撞船事件。至於責任,情理上來講軍艦大一點。
更重要的是:這已經不是挪威海軍的軍艦在該海域的首次發生撞船,以及擱淺導致軍艦報廢的事件。
挪威軍艦「擱淺」記錄
這次出事的「南森」級護衛艦,是挪威海軍為取代原來的「奧斯陸」級護衛艦而於1994年起開始立項招標的,最終的競標結果於2000年2月揭曉,最終是AFCON聯盟的方案勝出。首艦「南森」級2004年下水,2006年服役。「海爾格·英斯塔」號是該級的第四艘,2007年下水,2009年服役。
巧合的是就在挪威海軍1994年立項招標取代舊的「奧斯陸」級護衛艦之前,當年1月24日,「奧斯陸」號護衛艦在航行時,蒸汽輪機故障失去動力,當時洶湧的海浪將無助的「奧斯陸」號推向了岸邊,於卑爾根西南部馬斯坦燈塔附近海岸擱淺(與本次「英斯塔」號擱淺地相距不足60公里),艦體破裂進水。次日,拖船「拉爾斯」號開始拖帶「奧斯陸」號,但進水繼續惡化,經判斷後已不具備拖回必要,「奧斯陸」號被「拉爾斯」號放棄,並在27個小時後沉沒。三個月後,挪威使用兩艘起重船將「奧斯陸」號吊起,運回卑爾根港並宣布將其除役拆解,本次事故造成1人死亡,9人受傷。
不僅如此,2006年3月17日「奧斯陸」級三號艦「特隆赫姆」號又在挪威中北部的南特倫德拉格(South-Trondelag)附近海域擱淺,兩個水密艙進水,唯一的螺旋槳受損,艦首聲呐破裂。所幸進水被控制住沒有進一步惡化,被拖回港口。不過該艦於3個月後除役,並在2013年作為靶艦被挪威國產的NSM反艦導彈擊沉。
沉船三主因:環境、人員、裝備
挪威海軍可謂多災多難。難道挪威人沒有航海傳統?北大西洋不是他們的後花園嗎?為什麼這群海盜的後裔們頻頻在海上出事?筆者究其原因,認為有以下幾點可能:
一、環境因素
挪威的海岸幾乎都是由冰川作用下形成的狹窄曲折的峽灣組成,該海域環境、氣候都十分複雜,本身對於船只的航行就有很大的風險。每年在這些複雜的水域裏都有觸礁、擱淺和沉沒的船只,而北大西洋也因此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之一。
二、人員因素
冷戰期間北大西洋地區是蘇聯潛艇良好的訓練場所,也被蘇聯視為戰時疏散潛艇作戰力量的良好隱蔽場。1970年代後的一段時間裏,挪威幾乎每年都會接到上百起蘇聯潛艇侵入的報告。當時的挪威海軍是北約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也是北約對抗和攔截蘇聯海軍進入北大西洋的第一道防線。
但是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挪威的軍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冷戰結束後,北歐三國一直都是遠離世界戰爭熱點的地區,軍隊對於戰備的意識早已大不如前。就在這次「英斯塔」號參與的北約在挪威境內所舉行,代號為「三叉戟接點2018」軍演中,挪威士兵頻頻發生低級軍事失誤,並多次被投訴擾民,這在冷戰期間是不可想像的。
而從「英斯塔」號本次應急措施來看,挪威海軍的表現確實不如人意,有部分傳媒指碰撞發生後居然連水密艙門都未關,艦長就以進水遠超排水速度為由,下令棄艦,導致軍艦進水過多,頭頂宙斯盾頭重腳輕的「英斯塔」號護衛艦難逃沉沒命運。
三、裝備因素
這次出事的「南森」級護衛艦,以西班牙「F-100」宙斯盾護衛艦為基礎,發展一系列先進護衛艦,配備了美制宙斯盾戰鬥系統(外銷版)與「AN/SPY-1F」無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是SPY-1D型的縮小版,用於護衛艦級別的艦上,且由於探測距離較小,只能提供有限的戰場感知與區域防空能力。
單從紙面數據上看確實先進,畢竟是裝備了高科技的宙斯盾系統的軍艦。但是細看有兩個問題:
其一,艦艇噸位偏小,艦上人員偏少。「南森」級滿載排水量5290噸,全艦人員編制僅120人。而廣為軍迷熟知的美國「阿利·伯克」宙斯盾驅逐艦(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滿載排水量在8300-9500噸之間,全艦編制人員在303至323人。雖然說先進的指揮系統可以精簡人員,但是人員減少導致像損管部門這樣的崗位的人手也減少了。
(筆者註:損管是「損害管制」的簡稱。「損害管制」是指艦艇為保持或恢復自身生命力所采取的預防、限制和消除損害的措施和行動,是艦艇出事故時負責搶救的部門。)
海軍艦艇損管由艦(艇)長統一組織指揮,副艦(艇)長組織實施,機電長協助,大型艦艇上還有專職軍官協助。各部門所轄管區和戰位的損管行動由各部門長負責指揮。而在軍艦上,損管很多時候是各個部門的人員兼著的,特別是小型艦艇更是如此。而這次「英斯塔」號沉沒的其中一個原因,有可能就就是搶救的損管人手不足(編按:右舷水密艙大面積受破壞,令多個大艙進水,就算有更多人手都未必有用)。
其二,艦隻基本設計與建造可能出現問題。「南森」級的造價是一艘5億美元,單是一套宙斯盾系統售價就超過1.8億美元,剩下的經費還要采購武器等等。按這一數額,這艘軍艦的建造水平恐怕未必太高,有可能使用了民用標准的材料,「限米煮限飯」,為了能夠擁有先進的宙斯盾系統,其他方面唯有將就,將就也導致了一次碰撞就直接造成船體開裂成這種不可逆的結果,以軍用標准來看,這艘軍艦水平確實低了點(編按:不過撞擊者與被撞者質量相差10倍以上,相對接近速度也達17-20節,加上撞擊者是以球鼻艏撞上軍艦,破壞力也不容忽視)。另外,當年即有消息指,西班牙娜維亞集團的巴贊造船廠,為以較低價格奪得合同,雇用了很多訓練未必足夠的臨時合約工,以節省開支,而且建造期間曾發生四人死亡的嚴重工業意外。技術不足的合約工也可能導致艦船水準下降。
南森級當初的設計指標混亂,也可能令該艦出現問題。該船滿排只有5290噸,相對於同世代歐洲大型護衛艦至少小1000-2000噸,船體強度可能也稍弱;更有甚者,挪威軍方的標書原只是要求建造反潛為主的護衛艦,當初AFCON聯盟提供的也只是普通雷達版本,更沒有神盾系統(另一競標者B&V也沒有較複雜的防空雷達)。
然而,後來挪威軍方又要求投標方在不增加基本噸位及武裝的情況下加入SPY-1F / APAR相控陣雷達系統:你需要有萬能艦的能力又不增加噸位,無異於要求軍艦變成「頭重腳輕」的船,操作及損管可能隱藏問題。更諷刺的是,建成艦明明只有較薄弱的火力,那你使用昂貴的戰鬥系統及長程防空搜索雷達究竟要幹什麼呢?
回看相撞之前的事,油輪已經對「英斯塔」號發出多次警告,只不過挪威海軍的過於自信讓他們忽略了一切。他們當時聲稱:「我們掌控一切,所以沒什麼好擔心的。」這句自信滿滿的話,現在看來是多麼具有諷刺意味。挪威這次的重大損失完全是一個個失誤的累積造成的,而其中很多失誤,是本可以完全避免的。
https://www.litenews.hk/?p=6259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