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在昨日的研討會中,重新提到二十三條立法事宜。特首林鄭月娥在政綱中提到「需營造有利二十三條立法的社會環境」,言下之意本港短期不宜開啟立法,但部分媒體認為,李飛昨日高調提及,有向港府施壓的意味,料林鄭任期內可能就要完成立法。
李飛一番演講,令本港部分政界人士改變了對二十三條立法的預期。《經濟日報》傅流螢政情消息指,有多名資深親中人士在聽完演講後改變看法,認為中央的取態預示著現屆林鄭政府在任內料將完成二十三條的立法工作,因為李飛的發言明顯強調了「法律缺位對香港特區帶來的不良影響」,而極可能出任下屆人大常委的港區代表譚耀宗,近日也明言說「23條時香港應有之義,港府餘下4年應有時間完成23條立法。」
《星島日報》「大棋盤」政情文章亦稱,有政壇人士及部分建制認為李飛此行姿態高調,演講內容直白,更像「直接向林鄭傳達指令」,講話催促以為甚濃。不過,文章也引述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觀點,稱至二十三條立法成功之前,中央對二十三條的態度將一直緊繃,不排除以更直接的方式向港府施壓;但就昨日李飛發言來看,中央目前仍希望港府能先自行立法。
有觀點認為,二十三條推行必需的因素之一,是特首與政府的民望必須夠高、社會氛圍足夠冷靜;不過,對此說法亦有不同聲音:《明報》社評引部分論者說法,稱若以現在政治環境而論,香港絕不存在「徹底良好的政治環境」,一旦政府提出敏感主張,社會表面的和睦將迅速被打破,政治氣氛也將立刻轉壞,「一地兩檢」就是最佳例子,因此對於二十三條立法,不存在所謂「適當時機」。
不過,對於如何執行立法等事宜,各界說法不一。此前,由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任召集人的智庫「香港願景」對二十三條立法曾提出「先易後難、分階段立法」的建議,認為可先處理「叛國」、「煽動叛亂」等較易條文,再處理「竊取國家機密」等複雜事項。《明報》與《信報》社評均認為此法可行,但是也有其他媒體認為這正中港府及中央「下懷」,以便更好開展「軟銷」策略。
《蘋果日報》「西環集中營」文章指,有政界人士認為應該聯合林鄭施政報告對二十三條的評價、近日中聯辦主任王志民的發言以及李飛訪港後的說法一起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中央希望以「溫水煮青蛙」的手法讓港人慢慢認同二十三條。
該政界人士稱,早年政壇風聲就指「若重提23條一定要成功,如果立法第二次都失敗,將嚴重衝擊中港關係、中央對港信心、甚至動搖一國兩制」,因此近年中央及港府均小心處理二十三條問題甚至避而不談。不過,根據李飛此行的表現,該人士相信中央對立法的態度改為「軟銷」,「只要不斷講一兩年,講到香港人麻木,特區政府就可以著手開始立法工作。」
https://www.litenews.hk/?p=4048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