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戴耀廷:「邊緣化」是香港優勢必須保持

【香港輕新聞】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今日在《蘋果日報》以「香港必須繼續邊緣化」為題發表文章。文章認為,近年雖有說法稱香港若不與內地高速的發展接軌,將有被邊緣化的危險,但須意識到香港的獨到優勢反而在於其「邊緣化」,這一特點不應被改變。


戴耀廷文章指,香港在內地近年的急速發展中確有受益,但香港真正的存在價值並不在於與內地的發展「融合」,而在於「分離」。文章指,香港這座城市在歷史上第一次進入國際視野,就是以「英國在中國大陸邊緣的一個殖民地」的身份,也由於這段殖民地歷史,使得香港社會與中國內地的政治、經濟、社會走上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時至今日也產生了與中國內地其他族群不同的自我意識與身份認同。


戴耀廷評價,香港的地理位置處於中國大陸邊緣,這意味著它「既與主體連接,但遠離中央核心」,這也令香港得以和「主體」外的世界多加接觸之後,將受到的影響回饋「主題」,促使「主體」改變。他續指,改變需要在「中國大陸本身已有成熟的條件及主事人有了堅定的意志」後發生,這就表示香港不會成為「直接帶領中國大陸改變」的角色,而是「令演變的條件變得成熟,及幫助主事人強化改變的意志,或幫助有強烈改變意志的人成為主事人。」


戴耀廷認為,香港一直為中國大陸培訓推進變革的人才、募集支持改變的資金,也為革新者提供避難所。之所以能發揮這些作用,正是因為香港與中國內地既不「完全融合」也不「徹底分離」。他表示,若香港快速融入中國內地,短期或許受益,但長期則失去其獨特邊緣地位,「泯然眾人」;若香港完全脫離中國內地,作為世界眾國中的一個成員,其在國際社會中的價值也會大幅下降,長期而言也不利於香港長遠利益。


文章總結稱,香港應該維持在如今不脫離主體但與主體保持一定距離的狀況,「令邊緣可為主題的演變發揮促進的作用」。戴耀廷最後指,在中國至今的發展史上,從結束帝制走進共和,至發展經濟、改革開放,香港都發揮了一定作用;未來或許還能在中國「建立民主、實現憲政上」發揮「邊緣促進」作用。



https://www.litenews.hk/?p=40675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