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在何志平海外行賄案件中,美國法院的起訴書中清晰列明了何志平如何與乍得總統電郵接觸,以及如何用電郵聯絡塞內加爾外長加迪奧等細節。可以說,「電郵通訊」內容為美方的起訴提供了重要證據。那麼,為美方監察部門是通過何種方式從電郵通訊中獲取關鍵信息?
根據法院判決書內容,2014年9月30日,何志平曾透過電郵聯絡一名認識前塞內加爾外長加迪奧 的中間人,該人透露加迪奧將於10月12日一名「大人物」會面,並指如該名「大人物」同意,何志平也能出席;同年11月11日,何志平和一間中國能源公司的代表與乍得總統進行會面,九日後,加迪奧透過電郵建議何志平以「不錯的經濟報酬」向乍得總統作「回報」。從判決書可知,幾次重要會面契機皆由電郵聯繫開始。值得注意的是,本應是私人通訊的電郵往來內容,美國當局為什麼掌握得一清二楚?
眾所周知,當美國中情局前職員斯諾登向傳媒披露美國國安局自2007年起實施的電子監聽計劃「稜鏡」(PRISM)以來,外界開始明白美國安全局可以經由PRISM監聽及深入監視美國境外客戶及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其監視渠道包括通過電子郵件往來、視頻及語音交談、照片、文件傳輸,社交網絡等等。
雖然聯合國人權議會曾指出,「截取通訊」應在「最特殊情況下才能使用,更應有獨立的司法機構處理及監管」。不過,據德國《明鏡》周刊引述斯諾登提供的文件,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曾經長期對中國政府及企業實行大規模監控,監控對象上至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國貿易部門及銀行機構,下至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等大型企業。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官方長期提防中國電子通訊商華為公司與美國本土企業的商業往來。斯諾登提供的一份2010年的文件,披露了NSA一項代號為「獵巨人(Shotgiant)」的項目,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要「調查華為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否有合作」,原因是NSA懷疑華為在其生產的設備上「開後門」,以便中國軍方黑客竊取美國企業及政府機密。為達成這一任務,NSA還曾入侵華為深圳總部的伺服器,取得了大量華為工程師使用的內部訓練文件以及客戶往來資料。
此計劃被揭露後,各大免費電子郵件服務提供商即時作出回應:Google發聲明承諾其提供的Gmail服務將在傳輸過程中全面加密,以防NSA透過資料傳輸攔截用戶信息;微軟亦向客戶承諾不會接受審查行動。但事實是:無論如何加密,電子郵件服務提供者仍無法徹底脫離NSA的監管,因為後者可憑藉「國家安全許可證」要求任何一家公司提供數據。
英國《衛報》指微軟曾在「稜鏡計劃」披露前主動幫助NSA繞過Outlook網站門戶加密技術並給予NSA瀏覽不加密文章的權限。《路透社》2016年有報導指雅虎在「稜鏡計劃」曝光後仍應美國政府要求開發了一款「可秘密掃描全部郵箱用戶所收取的電子郵件」的軟件,搜索目標可以是一系列關鍵詞、電郵中某句話或是郵箱附件。
可見即時美國政府監視計劃曝光後,美方政府並未中止在各種通訊方式上的監視,反而有越做越大的趨勢;來自電子渠道的監視可謂「禁而不絕」。
https://www.litenews.hk/?p=4083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