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飲食】怪客搜奇:廣州飲食有蟾機

蟾蜍的圖片搜尋結果


蟾蜍和田雞同是兩棲類的無尾目,田雞食用歷史悠久,漢唐更成御膳和升官菜,現在更是家常食用,魚檔長置一籠無辜辜的田雞等候認領。清朝的趙翼最喜歡將田雞下油鹽酒蒸之,臨熟離火,肉鮮味美,也是我最愛的吃法。至於蟾蜍,素為中國五毒之一,五毒者,蝎子、毒蛇、蜈蚣、蟾蜍、蜘蛛,有人敬而遠之,有人甘之如貽,特別是五毒的毒性有一定的藥理作用,醫囑之下服用更可補體養生,其滋味也是不錯的。早前介紹過鐵雞陰陽斗蜈蚣的做法,也分享過食蛇(稍後還會有台灣和越南的食蛇篇),這回說蟾蜍。


 




蠄蟝三食:麻辣、蔥油、孜然


蟾蜍藥醫同源


廣東佬叫蟾蜍做蠄蟝,又叫癩蝦蟆,與蝦蟆(田雞)有別的地方,在於蟾蜍背上有粒粒,形如生癩。蟾蜍與月亮關係密切,假如使出仙法玄光術,應可首先見到月球上有一支美國旗,附近有棵斧痕累累的桂花樹,還有個很大的廣寒宮,廣寒宮住了嫦娥、吳剛、月野兔和一隻蟾,放風時真如歌詞「樹下有一隻蟾坐在你身邊」的意境。所以現時祝人「考試拎A坐火箭」的成語替代,便是「蟾宮折桂」,高飛上月球啪桂枝,勁過神仙。第二個關係密切點,便是在月夜蛙鳴大作之時,拿枝電筒去塘邊照田雞,燈光所指之處,蛙鳴即停,這就是田雞的特色。但蟾蜍很有性格,照到還是照不到,牠就不叫,你抓到牠,也不掙扎,然後在背上的疙瘩分泌出黃白色的毒液,觸者後果自付。我們中醫就把這毒液收集起來,風乾製成蟾酥,以毒攻毒治病救人。那蟾蜍皮有毒液流經,不能吃,但日常自然脫落的死皮角質卻對瘡瘤、白血病及癌症有一定功效,一體兩面、藥醫同源,可謂非常辯證。


蟾蜍火鍋美甚美


處理蟾蜍肉與處理河豚的SOP大體類似,去皮、去血、去內臟後,清洗乾淨的蟾蜍是無毒的。看上去蟾蜍肉和田雞骨肉很相似,但蟾蜍肉的肉質纖維比較結實,骨質也比較硬。現時廣州就有一條蠄蟝食街,專做老饕生意,由淺入深說起,最下乘的做法就是油炸,這是全中國最普遍又最垃圾的食法,死死地酥炸一次,彷彿就把美食的靈魂超渡了,食客只是食屍體者。廣州的蠄蟝大王比較好,還有些花臣可供選擇,麻辣、吊燒、美極、椒鹽、金沙,就是在蟾蜍肉上烙上一層風味,不過不失罷了。真正的戲肉是叫上一鍋椰水清湯,叫上三四斤蟾蜍肉,火鍋食法最為滋味,也明顯嘗得出蟾蜍比田雞多出一絲的鮮甜。至於火鍋配料我就不推薦了,牛肉還沒有完全解凍、雞雜是水汪汪的冰鮮貨、雞腸鵝腸完全沒有脂香,唯有炸支竹來貨比較好。



廣州蠄蟝大王


六月初,本地媒體轉引北海道一宗新聞,指當地遭遇一群毒蟾蜍入侵,數量多達100萬隻,更可怕的是牠們皮膚上毒液會對人類帶來全身不適,甚至失明等症狀,令當地居民相當頭痛。我不禁想起一個說法,就是去年丹麥出現蠔災,大陸電商京東商城馬上正式發函,致電丹麥大使館溝通進口生蠔事宜,而天貓喵鮮生則在官方微博貼出「應吃貨要求,連夜飛到北京丹麥駐華大使館,討論生蠔是要生吃還是炭烤!」我絕對建議廣州市政府和北海道廳洽談,大手購入,解救國際友人的困境,也大快我老廣朋友的朵頤,豈不美哉。


 



https://www.litenews.hk/?p=52568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