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參選後,馬上改變風向的就是有一小群原本討厭川普,甚至是罵川普的人,忽然開始說起川普的好話了…
那麼從現在開始,部分新聞媒體就會開始明示成功的商人總統如何帶領美國(暗喻台灣也需要一位成功的商人總統),再加上韓市長的三位法律系搞殘台灣論,可以非常精準的銜接一整套的概念置換。
然而我們是不是要更仔細的思考,川普在2016年打敗希拉蕊成功獲選總統,主要的原因真的是因為他的商業背景嗎? 還是另有其他?
郭董是不是可以複製川普的勝利,入主台灣?
以下是我之前在臉書曾經發過的一篇文章,我重新再PO一次,或許各位可以在裡面找到一些足跡。
唐納·約翰·川普 現年72歲,一位成功的美國企業家、電視名人、政治家和現任美國總統。
回到2015年6月16日,當時的房地產大亨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參選總統,消息一出以自由主義與全球化支持者占多數的媒體並不看好他,而在競選初期,媒體或帶著訕笑或以輕視醜化的方式報導川普競選的新聞,這是場一面倒的選舉,不僅僅是美國的主流媒體,就連台灣也是如此。
那時候高舉菁英政治與自由主義大旗的希拉蕊.柯林頓聲勢遙遙領先,直到最後落敗後民主黨包含希拉蕊仍然無法相信,自己會輸給了政壇菜鳥唐納·川普。
希拉蕊並不是輸給川普,希拉蕊是輸給自己。
從菁英政治階層所看到的世界,與普羅大眾不同,他們大學名校畢業,年輕時就投身在華盛頓的政治圈,他們可以在關心全球氣候變遷的同時,資助中東的恐怖分子,他們以無人機遙控轟炸螢幕上的房子,卻無法確定裡面住的是一般平民還是恐怖分子。政治菁英關心全球化的理念,卻看不到美國州際公路上裸露的鋼筋。曾經強大的美國可以派大軍駐紮在海外,可以援助世界各地的災難,卻在卡崔娜風災時束手無策。
軍人以及老百姓在怒吼,但是政治菁英看不到。
一個美國中西部種大豆的農夫把票投給了川普,記者問他,你為什麼支持川普? 年輕的農夫淡淡地回答,我只是想讓我繳稅金養的這幫人,可以幫我把家門口這條馬路修好。
人民的期望與政治菁英的期望出現了巨大的落差,也就是這個落差造就了川普。
川普雖然是個政治上的菜鳥,可是他卻是一個已經年過七十的成功商人,而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一定有他過人的判斷力與團隊領導能力,有誰會認為商場比政治更簡單?
著名的領導理論大師 Warren Bennis 曾經說:「管理者是那些把事情做對的人,領導者則是那些做對的事情的人。」
“Leaders are people who do the right thing; managers are people who do things right.”
而Warren Bennis歸納出一個成功的企業領導人必定具有以下五個特質:
- 決斷力
- 同理心
- 承擔責任
- 保持樂觀
- 專注向前
那麼為甚麼我們從媒體上看到有關於川普的形象,為甚麼不總是符合這五點呢?因為……你看了太多電視 !!
媒體快速的報導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訊,但這些資訊有可能是扭曲的,更有可能是編造或未經謹慎查證的,這個現象在川普就任總統之後表現的更為明顯,媒體或摘錄或擷取,將一個完整的陳述濃縮或裁剪成想要傳達的片段訊息,於是川普不惜槓上媒體,力爭他認為對的事情。
出乎意料的,這次美國人民似乎並不站在媒體那邊,每當媒體拼命罵川普,川普的民調支持度就越高,為甚麼?
因為川普的背後是一群美國自立國以來,一直就自認為是美國基石具有傳統保守傾向的選民,媒體攻擊川普,就等於攻擊在這群人的身上,而他們長期的呼喊早已被媒體忽略。
晚上我特別翻了一下川普在2015年到2016年選舉時所揭櫫的理念,其實與現在他正在做的事情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偏移,各位有空也可以查一下,我想應該會跟我有同樣的結論。
川普曾經是一個強勢的老闆,從老闆的角度來說,解決問題的方式很簡單,設定一個目標然後找一個負責人後交給下面的團隊去執行,如果團隊無法執行怎麼辦?
簡單,那就換另一個能執行的人來當負責人。
很多人會覺得川普多變,但是我自己的看法是川普很堅持他的目標,只是對於達成目標的過程非常有彈性,這也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多年在商場上打滾學來的經驗。
通往目的的路並不是只有一條,重點是要能到的了。
那麼理解這些背景之後,我們就可以形塑出川普在政策執行上的特徵:
1.目標明確
2.堅持
3.策略非常有彈性
4.注重利益評估
前面幾點我就不特別細述,我想舉一個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川普式的利益評估怎麼執行的。昨天國際上有一則消息傳出,美國將切斷對於敘利亞西北部一些反政府組織的金援,其中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白盔救援組織,那麼為什麼會忽然有這個動作呢?
根據消息的報導式川普從財政預算的報告裡看到美國今年要花在敘利亞上面的經費,他覺得很意外,於是找幕僚把所有經費項目整理成一張表,赫然發現竟然有這麼多神奇的經費要發出去,於是就要求幕僚們把這些項目依照性質分類,然後給一個數目後一筆刪掉。
這就是川普式管理 – 用數字來說服我。
然而這樣全然以數字計算,以美國為優先的政策,在內政上比較管用,可是國際局勢與戰略布局不一定都能量化,一但跳脫出數字管理的理解範疇,川普就會顯得猶豫而且考慮的速度就會慢下來,這點在北韓核武的問題上表現的最明顯。美國優先強調的是一種保守而且收縮的傾向,是美國一部分選民對於生活環境的不滿,這與自蘇聯垮台之後,美國一直採取擴張與干預的戰略布局,這二者是彼此互相衝突的。
川普從競選時其一直到現在,他的口號都是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強大(America First and Great Again.),當一個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告訴自己要再次強大,大家是不是覺得哪裡有問題?
因為川普與他的選民看到的面向,跟民主黨的政治菁英看到的不一樣,美國傳統保守派的這一大群人們看到的不是經濟或科技文明上的高度發展,也不是美軍傲視全球的軍事能力,而是人心的態度,又或者是說對於美國立國精神的認同。
再次強大,真正追求的是讓深植在美國傳統保守主義裡,對於宗教、家庭甚至個人責任的抽象概念釋放出來,就像老西部電影的回放,這是對於自由主義與全球主義的反擊,所以築起美墨邊界的長城,解決美國與中國鉅額的貿易逆差,重新展開全國性的基礎建設,打擊貪婪的企業家…….這些老西部電影中的元素,只是以現代的方式重新詮釋,那個在沙漠中的小鎮,欺壓善良百姓的惡棍可能換成貝索斯(亞瑪遜總裁),也可能換成包括中國在內對美國不公平貿易的國家,而川普就是警長。
我們已經可以預言,川普的第一任期對於陳舊的國際外交思維會是一場災難,因為美國優先可以在內政問題上作為施政標準,但是在外交或經濟貿易上則根本不可行,川普不是不知道,但是他的使命就是打破並改變既有的美國外交政策,反正最壞也不過如此。
美國可以當世界警察,也願意當世界警察,不過以前美國是自掏腰包,但是現在你們得付保護費。
這就是轉變。
(待續)
文章原刊載於邱老師FACEBOOK,輕新聞獲授權轉載。
https://www.litenews.hk/?p=6984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