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本周,有兩條新聞吸引不少傳媒關注:《國歌法》立法並有可能列入《基本法》,以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立的消息。今日,有媒體持續追踪專責小組的動向並提出建議;另有媒體則引述政圈人士對社會爭議的《國歌法》進行評價。
自土地專責小組名單公佈以來,不斷有輿論就成員組成及其代表性提出質疑。今日的《明報》社評就指出,本港的土地問題爭拗曠日持久,既牽涉利益問題,也滲入不少意識形態元素,由於參與其中不少人具鮮明立場,因此想得出一套全民擁護的拓土原則是不可能的。
文章認為,政府只能追求「最大公約數」,先以凝聚共識為目標定出大原則,盡量平衡各方需要,作為討論基礎。在市民層面,也應一改過往政府掌握大量資料卻拒不公開的作風,令市民有機會可在平等資訊基礎下討論,討論結果能夠受到政府合理回應。
《信報》余錦賢專欄透露,林鄭有意透過本次土地專責小組,嘗試令重組後的中央政策組和各智庫增進合作。以往中策組與智庫的合作模式多少令外界誤以為有關研究結果是在迎合政府喜好,公信力打折。但有消息人士透露,這次專責小組工作重點在於鼓勵大眾參與多於研究,政府希望通過中立及研究為本的智庫,向市民展示數據,令社會做出理性選擇。
另一邊廂,《國歌法》可能列入《基本法》的消息在本港引起激烈討論的情況,亦令不少政圈人物關注。
《明報》「聞風筆動」專欄文章稱,在非建制派陣營已有反對聲音,但尚未形成勢頭,大多數非建制都在觀望並等待具體法例條文公佈。文章引述民主派及激進派議員坦言,都認為若《國歌法》進入本地立法階段,才是他們的「抗爭」之時;但自認即使立法會的抵擋也是有限,本質上沒有否定權。
文章又引述官場人士評估,指原則上《國歌法》本地立法難度不大,可參照過往《國旗法》;棘手問題在與目前政治氣氛不問,以及具體執法如何處理等問題,但相信不會照抄內地《國歌法》內容。
《星島日報》「架勢堂」專欄有相近看法,亦引述政圈人語,稱過往推行涉意識形態的法律,都是最初反映溫和,但到細節落實上才起爭拗,擔心《國歌法》日後也會出現如此過程。文章另引政壇人士見解,稱就《國歌法》立法情理上是應份,對市民生活也不會有明顯影響,但若有人存心反對,從細節上質疑,以此調動公眾情緒,也會「小事變大」。
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今日在《am730》的刊文,則根據基本法中相關規定,解釋《國歌法》在香港確會採取本地立法方式,以符合本港原有法律制度與社會情況。但曾鈺成評價,雖《國歌法》本地立法有《國旗及國徽條例》前例可考,但現時香港的政治環境與過往多次「噓國歌」事件,已令前者的本地立法無法像後者般順利;立法會屆時審議《國歌法》時,香港球迷「噓國歌」所反映的複雜情緒,也必將成為爭議點。
https://www.litenews.hk/?p=36016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