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則新聞看上去頗為「耐人尋味」,然而在公眾平台卻沒有引起多大討論:一則是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周明權早前建議在葵涌貨櫃碼頭上蓋興建住宅;另一則是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家族旗下的東方海外,在上月初宣布會出售予中遠海運,全面收購金額為492.3億元。國家領導人的家族企業賣給國有企業,由私變「公」,到底是何原因?由於東方海外會賣盤的消息流傳已久,市場對正式公布並不感詫異;奇怪的是,評論界談此事的少之又少。
先說第一則消息。在貨櫃碼頭上蓋建屋的構想甚有創意,發前人所未發,提出此議者名之為「空中新市鎮」,具體建議是發展貨櫃場的上蓋。據建築師鄭育良接受訪問時指,目前貨場一般最高有7個約3米高的貨櫃疊在一起,連同移動它們的龍門架,大約需預留約30米高空間,工程技術上可以克服;初步評估,整個碼頭或有150公頃土地可用作建樓。
「空中新市鎮」構想
上屆政府四出覓地建屋,到了「盲搶地」的地步。然而見縫插針式找到的地皮一般都太細,即使現在建議開發的兩幅郊野公園邊陲地,也只得40多公頃,對龐大的建屋需求只是杯水車薪。貨櫃碼頭上蓋是現成就有的空間,如果拍板去馬很快就可提供150公頃土地,而且鄰近市區,建議看來甚有吸引力。連林行止也在他的專欄稱「貨櫃碼頭上蓋興建大廈,不僅是世界建築史首見,還可成為吸引世界遊客的一大『景點』!葵青貨櫃的經營者何不主動作出益人利己的建議!」(林行止專欄7月11日)
利字當頭的商人難道真的不會主動「跟進」嗎?現在葵涌貨櫃碼頭的經營商都是國際級大企業,其中更有本地大型物業發展商,利用它們的碼頭上蓋土地發展住宅,政府必須跟它們磋商,並且作出「補償」,或由碼頭經營商負責上蓋發展,一如港鐵發展上蓋物業。由於並無先例,磋商可能十分艱巨;政府與財團合作發展上蓋物業,也必定會招來「官商勾結」、「明益」某發展商等批評。如果涉及立法修例,在立法會內也不知會蹉跎到何年何月!論難度,「空中新市鎮」的構想絕不低於循其他方法開發土地。
至今為止,貨櫃碼頭營運商對這個關乎它們切身利益的議題保持緘默,贊成者都是「局外人」,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營運商認為建議不利他們經營貨櫃碼頭,他們應該早早就表態反對,毋須留給公眾任何「想像空間」。他們不表態,應視之為「靜候時機 」。不反對,也沒有說贊成,箇中原因,相信是政府對發展貨櫃碼頭取態轉向消極,營運商認為前景不明朗。發展上蓋可以帶來龐大收益,如果政府同意發展,營運商肯定會積極配合。
香港現在共有9個貨櫃碼頭,提供24個泊位,全年吞吐量約2000萬個標準箱,一度是世界第一貨櫃港,但近幾年香港出口商紛紛由深圳蛇口出貨,節省經香港碼頭轉口的運輸成本,本地貨櫃碼頭的「一哥」地位已經不保。
不會再建新貨櫃碼頭了
上屆政府在2014年12月1日發表「香港港口發展策略2030研究」及「青衣西南部十號貨櫃碼頭初步可行性研究」,結論是:透過一系列改善措施以增加現有貨櫃碼頭的處理能力,已可應付未來的增長,故不建議於2030年前進行有關十號貨櫃碼頭的規劃……發展十號貨櫃碼頭所需的資本開支預算總額達609億元(2011年價格),預期其經濟及財務收益在50年的評估期內不足以彌補投資成本。如此結論,等於是正式宣布否決興建十號碼頭,而相信在一段長時間內,貨櫃碼頭業的發展將會局限在「提升葵青貨櫃碼頭及附近相關基礎設施」,包括「提供更多港口後勤用地和船隻泊位」,但新的貨櫃碼頭是不會再興建的了。
曾幾何時,香港的貨櫃運輸業獨領風騷,葵涌一號貨櫃碼頭在1972年落成啟用,30多年時間,香港已建成9個先進的貨櫃碼頭。至於十號碼頭的規劃,一直被視為本地的重要基建。然而貨櫃運輸業界對現狀頗有微詞,其中「中遠香港論壇」一篇文章〈淺析香港港口發展機制〉的說法很有代表性,它說:「由於特區政府完全沒有投資香港港口業務,一些碼頭經營商在擁有經營權的情况下,事事以利益出發,對降低碼頭收費及引入競爭經常作出高調反擊。遠至大型基建如興建港珠澳大橋,近至直接降低碼頭收費等均提出反對意見……長遠來說,香港港口政策的發展應引入更多貨櫃碼頭經營商,引入新的競爭,收費降低自然能吸引更多貨物流經香港。」
引入競爭令收費下調、提高貨櫃碼頭業的競爭力,道理是正確的;然而在目前「新形勢」下,貨櫃業高達七成貨源來自大陸,開放貨櫃業引入新經營者,能贏得經營權的極可能是內地碼頭營運商。現有的貨櫃碼頭營運商也應該心知肚明,如果貨櫃碼頭不再擴建,意味着它們擴充業務的空間已不大;未來如果政府在大嶼山另外闢地再建貨櫃碼頭,也未必會用現在私人營運商為主的模式(新加坡模式就是由政府的港務集團(PSA)經營)。對現有貨櫃碼頭營運商來說,能物盡其用,在碼頭上蓋建屋,確是一舉兩得的方法,營運商既可賺取一筆額外利潤(應該非常豐厚),政府又可以短期內得到大量土地,表面上看應該是個雙贏方案!現在的貨櫃碼頭營運商肯定「樂見其成」。
香港國際都會內涵還剩多少?
至於董建華先生出售家族企業東方海外,是否也是預感本地貨櫃和海運業再無發展前景,因而全身而退,把它賣給國企中遠海運,協助中遠躋身成為全球第三大貨櫃運輸公司,為國家「作出貢獻」?據東方海外解釋,出售公司純粹是商業考慮。但當香港的老牌企業和優勢業務都逐步被內地資本收購,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內涵」到底還剩下多少?
原刊於《明報》,輕新聞獲作者授權發表。
https://www.litenews.hk/?p=3495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