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本月15日出席智庫活動時形容,香港在維護國家主權方面存在制度不完善,「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國家安全立法的地方,成了國家總體安全中的一塊突出短板」。有評論指言論在為23條立法造勢,有消息指,研討活動主題在主要為介紹廣義的國家安全概念,並非為23條立法造勢,相關立法工作或要去到下屆政府才可完成。
王志民在昨日出席香港政策研究所舉行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研討會」時表示,香港有一些「港獨」人士正在以各種方式挑戰國家主權安全,「近年來既有外部勢力的滲透,也有內部力量的呼應」,這些行動「嚴重衝擊了三條底線的活動,遠遠超越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的界線。」
針對此番發言,有泛民成員認為是在為港府推行23條立法提前造勢。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認為,如果在未有「雙普選」的情況下23條立法,必定引來民主派全力反對,因為23條立法很可能促成「以言入罪、思想禁區」等問題,只有在有民主選舉的保障下才可確保立法後不會遭到「有權用盡」。而早前由於在台灣參加活動的言論引來爭議的港大副教授戴耀廷則稱,國家安全應受保障,但要符合一國兩制確保香港高度自治的憲制原則;如果只是言論或民間交流,符合香港法例,則不應被未來的23條立法禁止。
此番言論也再次因此各界關於23條立法工作何時正式開展的討論,《信報》「香港脈搏」政情欄目指,有建制派稱23條立法在香港社會爭議性太大,難以像《國歌法》或「一地兩檢」議題般不公開諮詢就本地立法。而且一旦開啟公眾諮詢,政府便會無暇處理其他爭議性民生政策,所以相關立法短期內未必能提上日程。
《經濟日報》「有政戲」亦指,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大半年,政治上以吹和風為主調,去年林鄭赴京述職時,據悉與中央達成過共識:2018年主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而林鄭在與其班子定下今年的「三項挑戰」時,也只是「一地兩檢」、國歌法立法、取消強積金對沖,並不包括23條立法。文章引述政圈人士看法,稱過往經驗顯示選戰前後均非23條立法的最佳時機,而林鄭餘下四年任期內,或許2019年上半年會是23條立法的最早同最佳時機。
而特首林鄭昨日在研討會上亦有發言,她指希望研討會可成為「深入開展有關國家安全的宣傳教育,切實增強香港大眾的國家安全意識,動員各界在各自的範疇做好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的契機。《明報》「聞風筆動」專欄引述某傳統建制人士言論,稱香港社會對誤認為只有「軍事、武力」等問題才屬於國家安全,但實際上金融、食品安全、醫療等都在國家安全佔重要地位,研討會主要是為了明晰概念。該建制中人又言,目前中央有必要推廣23條立法,但社會上對23條立法已有不少先入為主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多番宣講關於國家安全的廣泛定義似乎也難見順利。
《信報》「香港脈搏」又指,離2020年立法會換屆只剩不到兩年半時間,算上諮詢和整理意見時間,政府若想在換屆前把23條立法草案交給立法會投票通過,時間不夠。有政圈人指,「若今屆政府先開頭(做諮詢),留給下屆政府立法,時間上會較為配合。如果連頭都開唔到,咁下屆仲有冇得連任就無人知。」
https://www.litenews.hk/?p=4942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