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在選舉管理委員會日前公佈的選區劃界建議中,對128個選區分界作出調整。今日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在《蘋果日報》的文章就指,劃區對泛民的影響比建制更大,但劃區對泛民的打擊反而可能刺激更多支持者上街投票,間接令「風雲計劃」成功實施。
通過「傑利蠑螈」選前佈局足夠隱秘?
戴耀廷在文章開頭便質疑選管會指選區分界不涉政治考慮的解釋。他以政治學中「gerrymandering(傑利蠑螈)」這一術語解釋,稱當權者會透過重劃地區選舉的選區界線,盡可能多地將己方候選人的支持者聚居區劃入選區內,同時盡可能將對手候選人的支持者聚居區劃出選區外,令該選區選民組成變得不合理,從而令己方更易勝出。
戴耀廷指,「gerrymandering」比其他可以操控選舉的方式來得更隱蔽,因為早在選舉之前,當權者已經可以掌握到比反對力量更全面的信息,所以只需對選區稍加調整,就已經能改寫選舉結果,並不需要刻意改變選民的想法;就算被質疑,由於論證這種操作並不容易,因此在事後仍可堅稱「不涉政治影響」。
往屆數據顯示「傑利蠑螈」早已存在?
文章引述香港理工大學黃鶴回教授對2011年及2015年區議會選舉劃界的分析,結論是「由反對力量出任議員的選區較由建制派任議員的選區有更大機會受選區劃界影響」,認為當權者在過去幾屆選舉已經開始透過重劃選區改變選舉結果。
戴耀廷隨後計算分析,在本次劃界總共431個選區中,受影響選區共128個,佔總數29.7%;而在2011年以及2015年的兩次選舉前選區劃界中,受影響的選區分別佔總數的27.9%以及26.9%,從數值看來,本次改變的選區比例高於過去兩屆。
數據又指,民主派及反專制力量的區議會議席在431選區中共有122席,但在受影響的128個選區中,民主派就有42席,佔所有議席的34.4%;與所有建制在受影響選區的86席,佔建制總議席的28.8%相比,受影響程度更大。不過,戴耀廷亦指單純數字不足以反映重新劃界對民主派議員的影響程度,但根據過去兩屆區議會選舉中已經存在的通過劃分選區決定選舉結果的事實,同樣可以假設當權者正在通過政治目的對付民主派議員。
不論有否「風雲計劃」打壓都在?
戴耀廷續指,留意到有輿論認為自己計劃在明年區議會選舉推動的「風雲計劃」,是政府決定出手干預選舉的主因。戴耀廷回應稱,不管有沒有「風雲計劃」,打壓都會存在,又解釋「風雲計劃」的目的是鼓勵更多人在2019年區選參選,令所有選區都有反專制陣營候選人。
另外,「風雲計劃」也在鼓勵反專制陣營在各區組成聯盟,戴耀廷指,在各區都有反專制政治聯盟的情況下,通過劃分選區削弱泛民力量的計劃就會失效。文章最後認為,對專制力量的打擊反而可能刺激到更多人出來投票,越是高調的針對,越能鼓動反對專制的港人上街投票。
https://www.litenews.hk/?p=5615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