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蘋果日報》今日指,浸大生物系所聘內地學者英語教學能力存疑,有學生反映其英語發音令人聽不懂教學內容,影響授課質量。《蘋果》引述校方代表人說法,稱這是「浸大欲藉此類職位『谷研究』又要求兼顧教學的惡果」。
《蘋果日報》今日有報導指獲得了一份浸會大學生物系的課檢報告,學生對不止一名內地教員的英語口音進行了批評,指這些內地教員的發音不准或口音重影響了自己理解教學內容。這份浸大生物系四年級生2017至2018年上學期的課檢報告顯示,不少學生點名指出聽不懂該系助理教授王益平的英語發音,又稱該教員上堂無互動,是照本宣科。
另一位被學生「點名」的教授是該生物系主任夏亦薺,一些學生就評價「部分教授如夏教授不能說流利的英語,我總是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此外,有其他該校畢業生稱,自己修過的另幾位生物系內地教員的教學「英文都好重口音,有時上堂真係唔太想聽落去。」
同系教員指發音不准誤導學生
《蘋果日報》取得王益平的授課錄音,用以詢問該系另一助理教授王凱峰的意見。王凱峰指自己對錄音大部分內容都聽不懂,認為該教員對不少專業名詞發音不夠標準,擔心學生因此學錯發音。報導又以此段錄音詢問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毛孟靜直言「非常抱歉,我是砌不到一句完整的句子。」
據《蘋果日報》調查,浸大語文中心在2016年9月曾作一份英語評估項目報告,其中指出有學生在英語說聽能力上由於一些教授英語發音不准或口音重,「被一些教授窒礙(impeded by some professors)」,報告曾建議浸大聘用教員時考慮其英語程度,又建議有需要者接受校內諮詢。
不過,《蘋果》引述王凱峰所言,稱從未見英文差的教員到語文中心學英文,又指校長錢大康曾建議教師面試時考慮語文能力,入職後適當接受培訓,但語文中心「兩方面都冇做到」。
浸大招聘委員會「中央集權」?
報導引述浸大教職員工會主席黃偉國的看法,稱被學生投訴的學者實際上並無接觸學生的經驗,他們的工作也非正規教學職位,而是為幫學校取得更多研究撥款。黃偉國稱對設施學者的遭遇同情,認為此事反映浸大要通過這些職位兼顧研究與教學,惡果明顯。他又形容,浸大自錢大康任校長後,學校招聘委員會「中央集權」嚴重,學院院長及副校長不但成為委員,還會把持最終聘用的教員決定權。
而大學及專上院校工會聯盟理事長謝永齡就認為,來自內地的教員英語水平參差,屬於大專學界的普遍現象;尤其部分學者接受的是內地長期教育或在內地教學,全英授課對他們而言也有困難。
https://www.litenews.hk/?p=5624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