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大學普通話風波持續發酵,至今學生會會長與一名涉事學生暫時停學,社會討論逐漸白熱化,從大學內政提升成為政治上的論爭。大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其實也反映基礎教育成效,浸會大學學生在普通話考試不達標,除了檢討考試程度是否適切外,更應重新核視香港普通話教育出現的問題。
普通話在1998年成為中小學核心科目,2008年語常會推出「普教中支援計劃」,協助中、小學實行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第一批由小一開始修讀普通話科的學生今年約26歲,大都大學畢業。至於2008起接受普教中的小一學生,今年約16歲。換言之,現今的大學生即便沒有經歷普教中,也至少從小一至中三修讀普通話科。
小一至中三是學習第二語言的關鍵期,學生理應通過普通話科,有效把握普通話,但目前大學生普通話水平不少未如人意,箇中出現了甚麼問題?總括而言,可歸因於師資與課時不足。
當年中小學首度推行普通話科,主要由本地中文科教師兼教。這批教師大多不曾接受長期的普通話訓練,語音面貌水平不足,卻需要教授連自己都未掌握好的語言,效果確實未如理想。一些香港學生常犯的語音毛病,也恆常發生在香港教師身上,例如舌面音 jqx 與舌尖前音zcs 的混淆、一四聲不分等,試問他們如何為學生辨誤?後來,不少學校改為聘請內地教師授課。然而,這些老師來港時間不長,未必諳熟粵普區別,未能把握學生母語負遷移的問題,予以糾誤。
再者,除非學生原生家庭以普通話為母語,本地學生主要在課堂操練普通話。現時,小一至中三每周兩至三節普通話課,大概一百零五分鐘左右(若以一課三十五分鐘計算),約兩星期才完成一篇課文的聽說讀寫,未免拖得太長。縱然有普教中輔助,終究以中文學習為主。這不能說對學生的普通話學習沒有成效,但始終不是最顯著的學習成果。再者,普通話科不是公開試著重考核的科目,自然也不是學校、教師與學生花重心機的項目。
這批學生部份錯過了第二語言的學習關鍵期,普通話基礎不穩固。加上,學生中三以後不必硬性修讀普通話科,失去持續的訓練,到大學時普通話知識幾乎歸零,需要從最基礎的聲、韻、調重新學起,母語的干擾比兒時更大。何況他們重新學習普通話的時間短,建立的根基淺,大學畢業後如未能持續練習,很容易退回起跑線。
不過,隨二零零零年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基準試)的設立,教師的普通話水平已逐步提高,而教育當局去年更新普通話科課程指引,持續進步。未來的香港普通話教育仍是充滿展望的。
https://www.litenews.hk/?p=4426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