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新聞】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2017年全年GDP按年增長6.9%,勝過預期,亦是7年來首次加速增長。針對接連有省份為GDP「擠水份」,承認數據造假,國統局局長寧吉喆回應指,地區數據的誤差不會影響全國數據的真實可靠性。
中國GDP增速勝預期 7年首次加速增長
國家統計局宣布,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6.9%,是自2010年來首次加快,較預期好。以經濟總量計算,去年內地經濟規模達到8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6年74.3萬億元增加約8.35萬億元人民幣,創下歷來經濟增量最多的一年。
三省承認過去GDP數據造假
不過,截至目前遼寧、內蒙古、天津三省(區市)均承認經濟數據造假或主動核減財政經濟數據,引起外界關注。2017年,時任遼寧省長陳求發承認,遼寧省在4年內財政數據造假。而本月初,內蒙古、天津亦公開為GDP「擠水份」。
據內地觀察者網引述新華社報導,在1月3日舉行的中共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內蒙自治區官員承認2016年GDP中有2,900億元為虛報,佔當年GDP的16%。
在內蒙古爆出經濟數據造假後,據澎湃新聞報導,曾是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區級行政單位,有「中國第一區」天津濱海新區,亦公開為GDP「擠水份」。1月11日天津人民廣播電台官方微博宣布,濱海新區將2016年的GDP從約1萬億元,大幅度調整為6,654億元,縮水三分之一。
其官方媒體《濱海時報》其後刊登評論員文章《放下GDP規模與增速的包袱》,承認濱海新區存在追求GDP數字增速的「光環效應」,採用了有利於GDP規模的註冊統計方式,並強調要主動放下單純追求GDP規模和增速的包袱。
國統局:地方數據不影響全國數據真實可靠性
對於遼寧、內蒙、天津等地承認虛報經濟數據,國統局局長寧吉喆昨日於記者會上回應指,小部分地區數據的誤差,不影響全國數據的真實可靠性。
寧吉喆表示,近年各地開始執行《統計法實施條例》,中國統計數據的質量,包括地方統計數據的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目標在明年起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寧吉喆強調,近年各地持續改革統計管理體制,對於弄虛作假行為以致影響統計資料真實性的,都要依法依規處理。
對於國統局局長寧吉喆的說法,內地微博上有不少人熱烈討論。有網民認為,「基層數據都有問題的話,總數怎麼會不受影響」,另有人諷刺,「就像注水豬肉一樣,不影響人們食用」。
亦有人解釋,中央的統計數據是根據國家的收支計算,「不是單純的各省加減,和地方的計算方式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國家統計局的這個解釋是可以接受。
地方經濟數據「擠水分」或成趨勢
據《南方都市報》引述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范子英分析,地方主動對財政經濟數據「擠水分」是因地方財政壓力日益增加。范子英指,地方財政收入數據報得越高,上繳中央的部分也越多,實際留給地方自己的就越少,「虛報數據會加劇地方財政壓力,最嚴重的情況是出現財政虧空,收不抵支」。
此外,范子英認為,中國將於2019年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亦促使地方主動調整,至於地方對經濟數據「擠水分」,也是落實追求高質量發展的行為,或將成一種趨勢。
而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首席經濟學家盤和林日前撰文指,其實地方政府也是受害者,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吹牛也要上稅」,造假也是需要成本的。對於內蒙古、天津主動修正GDP等數據,盤和林形容,各地是彰顯告別「GDP速度情結」的決心與自信,是在為追求高質量發展,甩下歷史的包袱、思想認識上的包袱。
https://www.litenews.hk/?p=43906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