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特稿】內地官媒連發兩文「聲討」浸大佔領事件

【香港輕新聞】浸會學生佔領語文辦公室事件發酵數日,在昨日呈現白熱化:一日之內涉事學生與校方領導先後出面回應媒體,校方對學生採取的停學決定亦在社會掀起熱論;另外,內地官媒《人民日報》與《環球時報》昨日至今先後發文評論此事,再將事件推上風口浪尖。


《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主辦的微信公眾賬號「人民日報政文」,昨日發布了一篇題為《普通話不及格就鬧事?中了“逢內地必反”的毒》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浸大學生對教員的粗魯態度「與香港社會近年來某些不正常現象是一脈相承的。香港某些人,只要一聽到中國、內地、愛國等字眼,就必然反對、百般阻撓」。


文章又指,普通話如今已成為世界各國人熱衷學習的語言,香港學生如果也學好普通話,對個人未來發展益處不小;但浸大學生的表現「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公開挑釁校方規定,往輕裡說是目光短淺、看不清大勢,往重裡說是中『逢內地必反』的毒不淺。」


文章直言,自「佔中」事件後,香港各大學出現越來越多暴力衝擊事件,大學生也越來越傾向用暴力激進手段表達訴求,這是「佔中」留下的「後遺症」。香港社會各界呼籲學生反省檢討之時,「那些往他們腦子裡灌輸奇談怪論的人,是不是也該反省呢?!」評論最後指,大學校園「絕不是學生可以任意妄為的地方,凡事要有法律及道德的底線」,「如果對目無法紀、違反道德的行為意味姑息、容讓,必將損害香港的法治基礎和社會風氣。」


而就在今天凌晨1時,內地「環球網」發布了一篇《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筆名「單仁平」發表的評論。評論在題目中就稱「少數香港大學生的視野太窄了」,又在內文指明事件的根源「還是一場意識形態衝突」,認為在校園內動輒舉行抗議是「對香港極端反對派言行的模仿,少數人視之為『政治時髦』」。


文章表示,香港與內地的聯繫必將越來越緊,這一過程是自然而不可阻擋的;甚至長遠而言普通話對港人的重要性將超過英語。香港年輕人日後會有很多機會赴內地工作,且即使他們不出香港,日後生活中與普通話的接觸也會越來越頻繁。文章又指「連特朗普的外孫女都學普通話漢語,念唐詩」,這時決定遠離普通話是「將自己置身於世界發展最有活力的大潮流之外」。


文章續指,「香港社會有關教育的爭議夾雜了不少價值衝動,這一切可以看成香港回歸後,仍拖著一時剪不干淨的被殖民心理的尾巴。」又稱雖然事件在內地引起不少人憤怒,但更多人的評價可能會是「香港小青年視野太窄了,本事也很一般,很可能沒什麼競爭力。」


文章舉例稱大中國圈許多年已沒有來自香港的公認青年榜樣,而「香港青年形象」在內地出現時更多變成了「黃之鋒這種不讀書也不創業,小小年紀就喜歡用蹲監獄炫耀自己與眾不同的『另類港仔』。」文章最後指,從國家層面看,少數香港學生的「任性」構不成什麼大問題、衝擊不到全局;但如果個人將自己置於香港回歸這一強大慣性的對立面,「無異於是把自己的人生當一面意識形態的小紙旗揮舞著玩。」



https://www.litenews.hk/?p=4419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代購奶粉華人女子疑涉接贓遭警方拘捕

因搜購嬰兒奶粉聞名澳洲的華人女子被警察鎖上手銬拘捕。     【香港輕新聞】 華人在澳洲搶購嬰兒奶粉導致出現買奶粉難現象早已引起詬病,最近更被揭發有中國家庭專門偷竊奶粉轉售。一名在澳洲從事代購嬰兒奶粉的華人女子近日被墨爾本警方拘捕,有報道指這名女子涉嫌購買早...

【多方觀點】佔中案判刑輕重成爭議 反映社會撕裂難平復?

【香港輕新聞】佔中案昨日(24日)判刑,九名被告中,四人須即時入獄,四人獲判緩刑或社會服務,而陳淑莊因要接受手術,押後至6月10日宣判。針對判刑輕重言人人殊,有意見認為,此案政治意味濃厚,裁決非但不是和局,而且會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對於政治事,僅強調法治是難...

性侵8歲女童變態犯人將出獄 韓媒為何決定公開其長相?

【香港輕新聞】韓國男子趙斗淳(조두순)2008年性侵一名8歲女童,令她終生要掛著尿袋生活。事後他聲稱醉酒,僅被判12年刑期並於明年出獄,不少人擔心他會報復受害者;對此,MBC電視台節目24日晚冒著違法風險首度公開其長相,強調民眾安全大於罪犯的肖像權。 電影《許願(소원)》...